医者以意用药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原文
医者以意用药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工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引《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予因谓公:“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余,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
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笑谈之语,聊复志之。
【题解】
作者于元祐六年,以龙图阁学士除知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县),船行颍州界,想起二十年前在此与欧阳修见面笑谈之语,随笔记之。文章嘲讽了庸医以意用药的荒唐不经。论辩富有机趣,笔调幽默、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