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
闲暇闲: 闲(闲) xián
暇: 暇 xiá
(leisure)
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释义
(1)指空闲,暇时。《南史·刘穆公传》:“言谈赏笑,弥日亘时,未尝倦苦,裁有闲暇,手自写书。”
(2)指悠闲自得。贾谊《鹏鸟赋》:“(鹏)止于坐隅,貌甚闲暇。”;《后汉书·王符传》:“其民闲暇而力有余。”
详细解释
1. 亦作“闲暇”。1.平安无事。
《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宋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大概近年所操之说有二:闲暇则以和议为得计,而以治兵为失策;仓卒则以退避为爱君,而以进御为误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年年春天, 李自成 都是在马鞍上和战争中度过,从没有像今年春天这么安静和闲暇。”
2. 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 望 闻 乌氏 有 龙池 之山,微径南通,与 汉 相连,其旁有奇人,聊及闲暇,广求其真。” 唐白居易《长恨歌》:“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3. 悠闲从容。
汉 贾谊 《鵩鸟赋》:“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宋 叶适 《温州州学会拜》:“人人劝酌,长幼尽盏,多闲暇自得,无勉强急迫之意。”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一:“平时小烟袋很少离开他底嘴。当他底小烟袋咬在嘴上的时候,他快活、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