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简介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托,为纪念其对喀山汗国的征服而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建造的。1588年,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沙皇在该建筑中一位俄罗斯东正教圣人华西里·柏拉仁诺之墓东上方添置了一个小礼堂。此后,该教堂就被人们普遍称为“圣华西里教堂”。柏拉仁诺教堂位于红场东南部(北纬55°45′08.88〃,东经37°37′23.00〃),对面则是克林姆林宫的斯巴斯卡亚塔。教堂虽不巨大,却在一个地基上集合了九间礼堂。该教堂的设计跟随了同时代的穹顶教堂风格,尤其是科洛缅斯科耶的耶稣升天教堂(1530年)和季亚科沃的施洗约翰斩首教堂(1547年)。
柏拉仁诺教堂近景在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前的小花园中有一座铜雕塑(英文),用来纪念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俄国空位时期集结志愿军(“第二民军”)抵御波兰侵略军的爱国者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波扎尔斯基和库兹马·米宁。这座雕塑是1818年由著名雕塑家И.П.马尔托斯完成的,最初被放置在红场中央,苏联政府认为该雕塑阻碍了阅兵仪式上军队的行进,于1936年将其移至教堂前。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最初的设想是建造一群小礼堂,每一个礼堂代表一个圣人,寓意每到一个圣人的节日,沙皇就打赢一场战斗。但中间的一个单独的塔将所有空间整合成了一个大教堂。传说伊凡手下一个失明的建筑师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阻止了他继续为其他人建造新的宏伟的塔楼。最近有人推测撒马尔罕的帖木儿纪念碑或喀山的科沙里夫清真寺的一些元素被运用于圣华西里教堂。因为这座清真寺是喀山汗国的主要象征。然而最初这座清真寺的形态无人知晓。
建筑背景历史上蒙古人曾经侵略过俄罗斯, 1552年俄罗斯攻下了蒙古侵略者的最后一个据点——喀山汗国,从而结束了俄罗斯三百年的奴役屈辱历史,为了庆祝俄罗斯民族的独立解放,伊凡雷帝下令修建了这座教堂,它是俄罗斯民族获得独立精神象征。
建筑特色
柏拉仁诺教堂近景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其特点是整座教堂由9个墩式形体组合而成,中央的一个最高,近五十米,越来越尖的塔楼顶部突然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葱顶,上面的十字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在高塔的周围,簇拥着8个稍小的墩体,它们大小高低不一,但都冠戴圆葱似的头顶,而这些葱头的花纹又个个不同,它们均被染上了鲜艳的颜色,以金、黄、绿三色为主,螺旋式花纹造成了葱顶很强烈的动感。上面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穹顶。该建筑是世界宗教建筑中的珍品。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之称。它是伊凡四世时所建,由几座参差不齐的高塔组成,中间最高的方形塔高达17米。虽然这九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更难得的是它与克里姆林宫的大小宫殿、教堂搭配出一种特别的情调,为整个克里姆林宫增辉添彩。大克里姆林宫坐落在教堂广场附近,它是沙皇的宫殿。为了使世界上不能再建成这么美丽的建筑,当年的伊凡雷帝在竣工时弄瞎了所有参与的建筑师的双眼。
教堂斜对着红场,因而充分彰显出它最复杂的形体。它像一团熊熊大火。高高低低的墩子,参差的穹顶旋转着、跳跃着,此起彼落,像火舌一样。它烧掉了民族压迫的悲伤。烈焰腾空,永恒的欢乐。
教堂用红砖砌造,细节用白色的石头,穹顶则以金色和绿色为主,夹杂着黄色和红色。它富有装饰,主要的题材是鼓座上的花瓣形。华丽的装饰和强烈的色彩,使它更加欢乐得一刻不能安静。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是世界建筑史中不朽的珍品之一。以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俄罗斯历史上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胜利这个伟大的主题。它成功地把极其复杂多变的局部统一成完美的整体。
意义华西里教堂带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俄罗斯信奉东正教,而东正教首都拜占庭的建筑风格此前影响了俄罗斯二百多年,建筑风格多为希腊式的。俄罗斯实现了民族独立后,日益高涨的民族意识带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从华西里教堂开始,俄罗斯建筑开始摆脱了对拜占庭文化的追摹,更多的民间传统建筑被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