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不列颠岛
新不列颠岛
New Britain
西南太平洋俾斯麦群岛中最大岛。东北-西南狭长,长约480公里,宽约80公里,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22.2万(1980)。地形崎岖多山,有多处活火山,最高峰乌拉万峰,海拔2,300米。海岸曲折,多良港。气候湿热。1884年沦为德国属地。1944年为澳大利亚托管地新几内亚的一部分。现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属岛。盛产椰子、可可、咖啡、木材等。输出以椰干为主。主要城市拉包尔。
太平洋西南面俾斯麦群岛的最大岛屿,在巴布亚纽几内亚。位于新几内亚东大陆休恩(Huon)半岛东88公里(55哩)处。长600公里(370哩),最宽处80公里(50哩),面积近36,500平方公里(14,100平方哩),海岸线长1,600公里(1,000哩),被暗礁所环绕。岛呈新月形。沿岸平原狭窄,中部地势崎岖,有怀特曼(Whiteman)、纳卡奈(Nakanai)和拜宁(Baining)等山岭,有几座山峰高2,100公尺(7,000呎)以上。有3个活动火山区︰1.西尽头;2.濒奥彭(Open)和金贝(Kimbe)湾的北部沿海;3.东北部靠近拉包尔(Rabaul)的加泽尔(Gazelle)半岛,这里的马图皮(Matupi)和伏尔甘(Vulcan)火山锥对岛上这个最大的居民点城镇造成经常性的威胁。1937年的喷发使263人丧生。属赤道性气候。
1616年荷兰航海家马伊雷(Jakob Le Maire)看到该岛,认为是包括新几内亚和新爱尔兰的大陆块的一部分。他的理论被一位英国人丹皮尔(William Dampier)所否定(1699∼1700),这位英国人命名了这个岛。另有加特利(Philip Carteret)于1767年发现圣乔治海峡(东)。该岛以新波美拉尼亚(Neu-Pommern〔New Pomerania〕)的名称于1884年成为德国保护领地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後,交由澳大利亚监管,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收回。随後形成联合国新几内亚托管地的一部分,由澳大利亚监管。1975年巴布亚纽几内亚独立时成为该国的一部分。
岛上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地区是东北部的加泽尔半岛,这里地处富庶的沿海平原,盛产椰乾和可可,既在营业性农场也在小块土地上种植,通过拉包尔、科科波(Kokopo)和凯拉瓦特(Keravat)出售。这种农作物以及油椰在沿岸的其他地方也种植,并从西北部的塔拉塞亚(Talasea)等小海港往外运送。当地各合作团体的成功是这种发展的特点。还有其他各种农作物则在村庄里种植供当地消费。内地农区实行轮作制,轮作期较长。其他资源有木材、铜、黄金、铁和煤。人口(包括邻近小岛)约263,500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