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 yīn dì zhì yí )

【英 文】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解 释】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宜。

【出 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1、惟各省情形不一,~,随时变通。 ★《清史稿·朱嶟传》 2、谷峪《萝北半月》:“定个收入指标,实事求是,~。”

【近义词】 因势利导

【反义词】 一成不变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中国古代《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指出:“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地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常把“地”理解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统一,或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如在农业生产中指从各地区的光、热、水、土、生物、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等具体条件、生产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的实际出发,根据市场和国民经济需要等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结构,以获得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