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枯木:kū mù
(树木、植物等)失去水分;没有生趣;枯燥;枯萎;枯树。
●枯:kū
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
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
枯凋(枯槁凋零);
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
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
●木:mù
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林学中有“枯立木”和“枯梢木”的概念。
枯立木俗称站干,因各种原因死亡但仍站立未倒下的树木。常是病虫害发生、繁衍的温床。由于自然稀疏在林内出现较多的枯立木时,标志着林分过密,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因自然衰老出现枯立木时,标志着林分过熟,应及时主伐更新。当其他原因林内出现多数枯立木时,也应通过卫生伐及时代除。
枯梢木是指树冠顶部已枯死的树木。
所以枯木是指将枯死或已枯未朽的树木。包括枝、干、根及其附生物(如:瘤)等部分。枯木不是朽木。朽木不可雕,而枯木可雕。
20世纪末,美国西部一个州的一场森林大火,使上万亩森林遭灾。事后,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于是,州政府对森林中衰萎、干枯的树木、草叶进行清理,以杜绝隐患。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但一种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却大面积爆发了。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吃惊:原来造成虫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了。
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森林中害虫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儿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的。那么,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的清理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很多树木枯死后,过一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个空洞,让鸟儿、蚂蚁可以坐享其成地安家落户。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制了害虫的繁衍。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时,同时也就毁掉了这些鸟类和蚁类赖以安身的家园。
这件事使人们明白了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1.老树;枯树。《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复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范缜《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 唐卢照邻《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新唐书·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树复生枝叶……占曰:‘枯木复生,权臣执政。’”
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心则 历陵 枯木,发则 睢阳 乱丝。” 宋 范成大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诘问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谷 《清异录·肉雷》:“ 来绍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镝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黄庭坚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