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蕊山莓草
短蕊山莓草
种中文名:短蕊山莓草
种拉丁名:Sibbaldia perpusilloides (W. W. Smith) Hand.-Mazz.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藏。生高山草原岩石缝中;海拔3800--4300米。
国外分布: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海 拔:3800-4300
命名来源:[Sitzber.Math.-Mat.Gl.Akad.Wiss Wien 60: 184. 1923]
中国植物志:37:338
英文植物志:9:331
属中文名:山莓草属
属拉丁名:Sibbaldia
亚科中文名:蔷薇亚科
亚科拉丁名:ROSOideae P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小草本。根细长,稍木质化,分生细根。株高10—15毫米。基生叶3出复叶;连 叶柄长7—15毫米,叶柄被疏柔毛或几无毛;小叶有短柄或几无柄,宽倒卵形;长2---3.5 毫米,宽1.5—2.5毫米,边缘有2—5锯齿,锯齿卵形,急尖稀圆钝,两面几无毛,茎生叶 无;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被疏柔毛或几无毛。单花顶生,花基被疏柔毛;花直径约6毫 米;萼片宽卵形,顶端急尖,副萼片椭圆披针形,顶端急尖,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外面被疏 柔毛或几无毛,边缘有睫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顶端圆钝;比萼片长约1倍;雄蕊10枚 或较少,花丝短;花柱侧生。瘦果光滑。花果期7--8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藏。生高山草原岩石缝中;海拔3800--4300米。缅甸北部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