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会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幡会舞是民间节庆娱乐歌舞,源自小梨园中的《昭君和番》故事。过去表演有二种形式:一是用长六尺、宽三尺长板十多块衔接成长蛇状,上置七座高凳,表演者站在凳上载歌载舞,长板由数十人抬行,民间称之“幡会阁”;另一种是表演者站在马背上,名日“马幡会”。妆扮人物有昭君一人,手抱琵琶自弹自唱,番兵番女分掌螺旋鼓,钱鼓、四宝、折扳、扁鼓、小嗳(唢呐)伴奏伴舞。音乐采用南曲《出汉美》、《王昭君》等。近年表演幡会舞已突破原来内容与形式,采用现代英雄人物及歌曲代替,别呈新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