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湖
花园湖位于淮河右岸,跨凤阳、嘉山、五河三县,湖面主属凤阳县。为郯庐断裂带(偏西部位)局部凹陷洼地,积水而成。后受黄泛影响,出口受淤,湖面逐渐扩展。湖区呈丁字形,西南~东北向长12公里,南部向东、向西各延伸约7公里,南纳小溪河、板桥河来水,北流,于小溪集西经花园湖闸注入淮河。总集水面积872平方公里,来水区域主要为丘陵。1950年大水,湖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相应水位为16.58米,总滞洪量2.64亿立方米,常年湖面积50余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2.0米,正常水位13.0米,湖面积40.5平方公里,蓄水量0.35亿立方米;水位14.0米时,湖面积53.3平方公里,容积0.85亿立方米。 1952年治淮工程计划纲要中,列为淮河中游蓄洪区之一,工程项目为"花园湖蓄洪建闸工程",在湖口建成花园湖闸,常年水位定为14.0米,容积0.8亿立方米,湖面积57平方公里;计划蓄洪水位17.5米,蓄洪量3.5亿立方米,以削减淮河洪峰,相应湖面积可达127平方公里。 1954年大水,花园湖小溪集水位达到20.65米,相应总容积8.8亿立方米,水面积达174平方公里,实际上起了漫堤行洪的作用。从1954年起改为行洪区,湖口的沿淮行洪堤称晏小段。 湖水呈绿黄色,透明度0.5~0.7米,PH值8.3,矿化度213毫克每升,为重碳酸钙组I型水。水产丰富,盛产毛蟹,是国家四大湖泊淡水渔业开发研究基地之一。具滞洪、行洪、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