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长公主

【简介】刘嫖,西汉皇室的馆陶长公主,是中国汉朝孝文皇帝和窦皇后的长女,是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汉景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升为馆陶大长公主尊称窦太主。
馆陶公主是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给世袭堂邑侯陈午为妻,故又称堂邑大长公主。
汉文帝的窦皇后一共有一女二子。按照汉朝的国家体制,幼子梁王刘武必须去封国居住,不得长留京城。
窦皇后早年失明,长子汉景帝刘启忙于政务,爱子刘武又远在梁国,身边最是亲近者即馆陶长公主。而汉景帝对这个同胞姐姐,也是敬爱非常。馆陶长公主倚仗母亲的宠爱和弟弟的纵容,出入宫闱,纵横朝堂,成为汉庭一支不可轻忽的力量。
【金屋藏娇】景帝的薄皇后无子被废。由于没有嫡子,景帝最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 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能成为汉朝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遭刘荣生母栗姬无礼拒绝。馆陶长公主震怒,遂起废太子之心。
是时,胶东王刘彻的生母王娡只是景帝后宫里一个地位普通的‘美人’。然而王美人聪敏世故,一发现有机可乘立刻屈意迎合、百般讨好馆陶长公主,为自己的儿子谋夺太子之位。
据汉·班固《汉武故事》记载:“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长公主刘嫖见阿娇和刘彻年纪相当,从小相处和睦、感情融洽,就同意给陈阿娇和刘彻这对姑表姐弟亲上加亲订立婚约。两人成年后更是举行大婚,结发成夫妻。‘金屋藏娇’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是一个男子对自己的 原配正妻 许下的结发誓言和婚姻承诺。
‘金屋藏娇’婚约是当时汉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女儿的定婚,刘嫖转而全面支持刘彻,朝廷局势为之大变。经长公主一番经营,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贬栗姬入冷宫忧死。不久,皇帝正式册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这里要指出:中国的继承传统一直是‘立嫡立长’。就是说:正妻有儿子的,立正妻的儿子;正妻没有儿子的,在所有庶出的儿子中立最年长的那个。刘彻,这个既不是‘嫡’、又不是‘长’的庶子,是凭借着妻子娘家的势力才得以青云直上,从夺取太子之位直到登基称帝。
汉景帝去世后,刘彻即皇帝位,立原配嫡妻陈氏为皇后。
初期,刘彻在政见上与祖母窦太皇太后发生分歧,建元新政更是触犯了当权派的既得利益,引起强烈反弹。有赖于皇后陈阿娇作为唯一的外孙女极受窦太皇太后宠爱,加上馆陶长公主的全力支持,汉武帝有惊无险保住了帝位。
武帝即位后,有一次到大姐阳信公主家做客。公主招待弟弟看歌舞,期间刘彻初见到姐姐家的女奴卫子夫。席间汉武帝去更衣(‘更衣’是古代上厕所方便的婉转用语),子夫紧跟而去。汉武帝就在厕所里和卫子夫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事后刘彻把卫子夫带进了宫。临行前,阳信公主抚摸着卫子夫的后背殷切嘱咐:“若得富贵,不要相忘啊……”
卫子夫刚入宫就被武帝弃之一旁,一年多都不见面。后来汉宫释放宫女,卫子夫寻机到武帝面前哭告,才再次受到宠幸。卫子夫先后生了三个女儿,成为后宫中‘夫人’一级的嫔妃。
此时,汉朝宫廷里发生一件真相莫测的‘巫蛊’案,矛头直指被汉武帝冷落已久的陈皇后。巫蛊,‘巫鬼之术’或‘巫诅(咒)之术’,具体包括诅咒、射偶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是源于远古的信仰民俗,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
当时人认为:让巫师、祭司等人把桐木偶人埋于地下,再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就会灾难。由于古人迷信,对巫蛊的威力深信不疑。‘巫蛊’自古是宫廷大忌;又因为操作简便,说不清道不明,被怀疑者根本无法自辩,一直是栽赃陷害对手的绝好伎俩。综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数后妃、重臣、皇子和公主冤死在这两个字上。
刘彻二十七岁时候,以‘巫蛊’罪名颁下废后诏书:“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从此,武帝把陈后幽禁于长门宫内;衣食用度上依旧是皇后级别待遇不变。至此,金屋崩塌,‘恩’‘情’皆负。
馆陶长公主为自己女儿的遭遇抱屈,但此时窦太皇太后已经辞世,侄子刘彻也已然亲政——无可奈何。
【安度晚年】陈皇后失位后第二年,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过世。长公主孀居寂寞,与一名叫董偃的美少年相恋。
董偃出身寒微。其母是卖珠人,董偃从十三岁起就常与母亲出入长公主府。窦太主怜其材质,将他供养在府中学习各种才艺。董偃到十八岁时,在外做窦太主的随从,回府里则是她的内侍。董偃生性温柔和善,再加上窦太主的关系,因此许多人都与他结好,称他“董君”。
馆陶长公主与董偃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两人感情非常之好。所以当董偃去世后,长公主表示身后不愿与先夫陈午同穴,而想与董偃合葬。长公主的这个愿望后来得以实现。
馆陶长公主去世后,其子陈须在守丧期间和妻妾同房,触犯了当时的礼教;又因和其他庶出子弟发生遗产纠纷,被一心找列侯们茬的汉武帝得着机会,废黜了陈家堂邑侯的世袭爵位。
了当时的胶东王后来的汉武帝刘彘的生母王娡,王娡答应了刘嫖的联姻请求。刘彘因为自幼聪慧,深得景帝宠爱,4岁就立为王,可见是一只潜力股。刘嫖把赌注全都押在了刘彘的身上。
栗姬善妒,且缺乏政治智慧,不得景帝喜爱。景帝在生病的时候曾经对栗姬说:如果我死了,请善待我的孩子们。栗姬不答应不说竟然还出言不逊,惹毛了景帝。刘嫖看到了机会,就经常在弟弟面前进说栗姬的坏话。再加上王娡使计,让栗姬的哥哥去上书立栗姬为后彻底激怒景帝,终于让景帝废刘荣为临江王,刘彻上位成功。
要说馆陶对武帝即位有什么功劳的话,也仅仅是靠着自己是皇帝的大姐的关系,经常说说栗姬和刘荣的坏话,使本来就不喜欢栗姬和刘荣的景帝更加讨厌这对母子。事成的关键是王娡母子本来就得宠爱且具有很高竿的政治手腕。
刘嫖的女儿也成功嫁给了比她小很多的太子刘彻,后又即位中宫,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馆陶和陈氏皇后自恃为辅立武帝有功,骄横跋扈。武帝即位初期,与窦太后政见不合,加上陈氏没有生育,朝堂上有了江山社稷后继无人的担忧。朝臣开始有废武帝的言论。
刘彻在一次祭祀后到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府做客,遇到了平阳公主府的讴者卫子夫。卫子夫温婉的性格深得武帝喜欢,宠幸后带入皇宫,没想到陈皇后大为光火,嫉妒非常。杀了不少人,刘彻没有办法,只有冷落卫子夫。虽然陈皇后花了国库九千万钱求医治不孕,却仍然没有效果。
卫子夫怀孕后,打破了刘彻不能生育的传言,陈皇后和馆陶不但不为刘彻的皇位稳固高兴,还密谋除掉卫子夫,但是因为卫子夫受到了刘彻的保护,无从下手,馆陶就把主意打到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身上。
馆陶绑架了时为给事建章不知名的小人物卫青,想把卫青杀掉泄愤。好在卫青的好友骑郎公孙敖联合一帮壮士去把卫青救出来。试想,如果没有公孙敖救下卫青,那么我们七出匈奴无败绩,横扫大漠,为西汉皇朝乃至汉民族挺立千年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大英雄就这么毁在了馆陶的一己私利上面。可见,馆陶与陈皇后,只是一对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为一己私利罔顾国家民族大义的小人母女而已。
卫青被救回来后,卫子夫及卫青全家都得到了武帝刘彻的赏赐,卫家开始显贵。而陈皇后越来越受到冷落,最后求助于巫蛊。并将女巫楚服请到宫中。楚服经常着男装,与陈皇后同吃同睡形同夫妻。陈皇后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女同性恋者。
所谓巫蛊,是古代一种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诅咒在原始社会已很盛行,古人认为以言语诅咒能使仇敌个人或敌国受到祸害。《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郑伯伐许,颍考叔被本国大夫公孙阏(子都)用暗箭射死。战争结束后,郑伯为惩治射颍考叔的凶手,命军队出貑(公猪)及犬、鸡,诅而射之。传世之《祖楚文》,据考为秦惠王诅咒楚怀王的告神之辞。汉代,诅咒术十分盛行,故法律规定对诅咒者处以死刑。射偶人是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处,每日诅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针刺之,认为如此可使仇人得病身亡。
武帝发觉后非常气愤,无奈只有废除了这个不守妇道,骄横跋扈的表姐皇后。馆陶长公主向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抱怨说:如果不是我,你的弟弟也不能立为皇帝,现在居然废了我的女儿,这不是忘本么?平阳公主告诉她:你的女儿不能生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越礼之始】窦太主的丈夫陈午过世后,她已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寡居在家。此时,她迷恋上一位叫董偃的美少年。董偃的母亲本是卖珠人,他从十三岁起就常与母亲出入窦太主家,当时旁人都称他长相俊美,于是窦太主经常召见他,并且从此将他养在府里,供他读书,并让他学习各种才艺。董偃到十八岁时,在外做窦太主的随从,回府里则是她的内侍。董偃生性温柔和善,再加上窦太主的关系,因此许多人都接见他,称他“董君”。后来有个安陵爰叔告诉他,私侍太主是有罪的,而董偃自己也很担心这件事,便献计要董偃建议太主向武帝献上长门园做为离宫。果然武帝为此相当高兴,将此园命名“长门宫”,而太主也乐得赐爰叔万金做为寿礼。长门宫,也是后来陈皇后被废后的冷宫。相当于说陈皇后被废后,就被赶回娘家去了。
后来爰叔又献一计给董偃,让太主称病不能见武帝。武帝前往探病,太主表达想招待武帝的意愿。等太主病好后,武帝便让太主安排宴会。等武帝到太主那边后,太主解下首饰,向武帝下跪谢罪,等武帝让她起来后,又拉董偃叩拜谢罪。整场宴会上太主与董偃对武帝毕恭毕敬,招待有加,让武帝非常高兴。
因为董偃长相俊美,也深得武帝喜欢。汉朝皇帝多有男宠,如文帝的宠臣邓通,景帝的周文仁,武帝的韩嫣董偃李延年等等。馆陶此时地位已大不如从前,只有和武帝共用一个男宠。从此董偃经常出入宫闱,颇受武帝尊宠。
东方朔对董偃相当不以为然,认为他私侍公主,败坏男女风化,又使君王不务正业。武帝从此疏远董偃,董偃也渐渐不得宠信,在三十岁那年郁郁而终。窦太主在失去董偃后数年才过世,遗言不愿与其夫陈午合葬,而是要求与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窦太主的要求,也被认为是往后公主贵人做越礼之事的开始。
窦太主死后,她的儿子陈须在守丧期间淫乱,违反了当时的法律,且与庶出的兄弟争家财,其罪当死,自杀。堂邑侯国废除。几年后,废后陈氏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