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涵秋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福州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1992年获爱尔兰国立大学全额奖学金赴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组织和发展了福州大学地球信息学科, 创建了福州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成功申报了福建省第一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
在教学和科研上主要致力于环境与资源遥感、计算机地学应用等方向。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重中之重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项目和爱尔兰、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国内外的重要科研项目。独立或以第一作者撰写的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我国最高学术杂志《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专业权威杂志《遥感学报》《地理研究》《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学报》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Computers & Geosciences》《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得到许多引用,研究成果得到多方关注。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同志(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 曾亲临现场听取项目汇报;日本庆应大学福井教授对合作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网站对城市化的研究成果作了积极的评价;美国气候变化科学计划(CCSP)提交美国国会的报告、美国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委员会的报告都引用了城市热岛的研究成果;剑桥科学文摘(CSA)将城市化的论文推荐为相关领域的25篇热点研究论文之一;国际城市热岛网站将城市热岛的论文列入地面城市热岛的19篇论文之一;美国科技媒体VerticalNews介绍了所开发的建筑用地提取技术;《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载文推荐使用所创建的MNDWI水体指数;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分别被SCI (11篇)、EI (12篇)和SSCI (2篇)收录。 通过研究已先后开发了多项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创新技术,如:
* 改进型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针对美国学者McFeeters的水体指数无法区别水体和建筑用地信息的问题,对其模型进行改进,提出MNDWI指数,有效地解决了McFeeters指数存在的问题。该指数2005年提出以来,已经被国内外引用130多次。《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近期载文,通过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实验室的实测光谱数据模拟和各种混合象元比例的严格验证,认为该指数是目前全球最好的水体指数; 法国国际发展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将几种水体指数应用于识别塞内加尔北部干旱区的池塘,结果表明MNDWI指数最为有效,精度最高(AUC达到0.90,其它分别为0.85、0.53和0.37);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MNDWI指数可以很准确地鉴别矿区废水。
* 压缩数据维提取建筑用地技术(IBI):建筑用地由于其光谱的异质性使得其专题信息的提取非常困难,精度很低。因此,首次提出了将多光谱波段降维成三个专题指数波段(MNDWI、SAVI、NDBI),并利用这三个指数波段(而不是影像的原始波段)来构建建筑指数,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用地的提取精度(最高可达98%)。成果发表在《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等国际权威遥感杂志上,美国科技媒体VerticalNews介绍了这项技术。该技术已被较为广泛的引用和借鉴。
* 不透水面信息提取技术(NDISI):针对高、中分辨率影像分别开发出不透水面信息的增强和提取技术。该技术无需进行水、土壤等噪音信息的预先掩膜和预处理工作,解决了国外方法普遍存在的这一难题。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会刊《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主编、Kappa精度评价的创始人Congalton教授对来稿予以很高的评价。
* 三维城市热岛模型(DUM):长期以来城市热岛都只能以二维的形式来进行图形表示。三维城市热岛模型的创立使得城市热岛第一次能够用三维图形来形象地表示城市热岛的岛状形态,它可以在三度空间内全面地揭示城市热岛的形态特征。成果入选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立20年大型卫星遥感图集。
*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该指数的提出为不同时相的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了定量比较的依据,使得不同时相的城市热岛的发育程度得以科学的度量和对比。相关论文已经被国内外引用超百次。
* 青磐岩热液蚀变信息提取技术:该技术创建了青磐岩热液蚀变信息提取模型,使得RGB合成的蚀变图像中的绿色通道能够用真正的矿化信息来显示,而不是国外普遍采用的用红、蓝色通道的矿化信息来相加显示, 丰富了热液蚀变信息的增强和提取类型。
近年来, 先后被分别邀请参加主办著名美国《科学》(Science) 杂志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和美国IEEE计算机学会, 入选或担任:
* 美国Marquis 2006-2007科学与工程名人(Marquis 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6-2007) (Marquis Who’s Who为国际著名的名人传记录)
* 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教育名人(International Educator, 2007)
* 国际人口–环境研究网 (PERN) 专家组专家 (2004)
* 美国《The Open Remote Sensing Journal》杂志编委 (国际地理联盟GIS委员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Commission on GIS– 列出的八本遥感杂志之一)
* 国际《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nsors》《Land Use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以及国内《自然科学进展》《遥感学报》《测绘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等许多顶级学术杂志的审稿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
* 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家
* 中国科协首批参与联合国咨商工作专家
* 中国科协首批入选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 福建省遥感学会副理事长
* 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
* 福建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技术顾问、福建省气象局气象发展战略与实施计划专家顾问、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专家委员会专家
近年来, 曾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 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州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8年以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 XU Hanqiu, DING Feng and WEN Xiaole. Urban expansion and heat island dynamics in the Quanzhou region, China.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09, 2(2), 74-79,SCI、EI收录.
2 XU Hanqiu, Analysis of impervious surface and its impact on urban heat environment using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Impervious Surface Index.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接受发表,SCI、EI收录源刊).
3 徐涵秋. 城市不透水面与相关城市生态要素关系的定量分析. 生态学报, 2009, 29(5), 2456-2462.
4 温小乐, 徐涵秋. 近20年来闽江福州段水域悬浮物时空变化的遥感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3), 648-654,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5 李婉晖, 徐涵秋. 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晋江悬浮物遥感估算.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5),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6 李婉晖, 徐涵秋. 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二类水体光学活性物质估算: 以晋江下游河段为例. 环境科学, 2009, 30(4),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7 孙小丹, 徐涵秋. 一种利用多光谱双向检测和多尺度角特征验证的角提取方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231-1235, 武汉大学主办,EI收录.
8 孙小丹, 徐涵秋. 农用地遥感影像信息的角提取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0), 135-141,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EI收录.
9 孙小丹, 徐涵秋. HMGMRF模型及其在高分辨率影像分割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2),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10 张铁军, 徐涵秋. 基于MNDWI水体指数的ASTER与ETM+影像交互比较研究. 宇航学报, 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刊物 (已录用).
11 李春华, 徐涵秋, 陈荔聪. ASTER和Landsat-7 ETM+两种多光谱传感器影像的交互对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刊物 (接受发表,SCI收录源刊).
12 LI Chunhua and XU Hanqiu. Automatic absolute radiometric normalization of satellite imagery with ENVI/IDL programming. in: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Tianjin, 2009,EI、ISTP收录.
13 徐涵秋.一种快速提取不透水面的新型遥感指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33(11), 1150-1153, 武汉大学主办,EI收录.
14 XU Hanqiu. A new index for delineating built-up land features in satellite ima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8, 29(14), 4269-4276,SCI、EI收录.
15 XU Hanqiu. Remote sensing of urban expansion and heat island effect in Jinjiang estuary area of Fujian, China. in:Proceedings of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arth Observ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June 30 – July 2, 2008, Beijing,278-283,EI、ISTP收录.
16 徐涵秋. 从增强型水体指数分析遥感水体指数的创建.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10(6),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17 徐涵秋. Landsat遥感影像正规化处理的模型比较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 2008,10(3),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18 温小乐, 徐涵秋. 基于多源同步数据的闽江下游悬浮物定量遥感. 环境科学, 2008, 29(9), 2441-2447,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EI收录.
19 陈建辉, 徐涵秋. 晋江水体悬浮物浓度的高光谱建模分析.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 23(6),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 李春华,徐涵秋.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的光谱保真问题. 地球信息科学,2008, 10(4),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21 叶琳、徐涵秋. 近20年来福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遥感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2008, 10(1),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22 WANG Lin and XU Hanqiu,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urban heat island and urban expansion in Fuzhou City with its surrounding areas of SE China. in:Proceedings of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arth Observ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June 30–July 2, 2008, Beijing, unpaginated CD-ROM,ISTP收录.
23 蔡达鹏, 徐涵秋. 利用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特征空间提取厦门市土壤湿度信息.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3),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24 XU Hanqiu, Extraction of urban built-up land features from Landsat imagery using a thematic-oriented index combination technique.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07, 73(12), 1381-1392,SCI、EI收录.
25 徐涵秋. 基于影像的Landsat TM/ETM+数据正规化技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62-66, 武汉大学主办刊物,EI收录.
26 徐涵秋. 一种基于指数的新型遥感建筑用地指数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3), 301-308.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27 丁凤, 徐涵秋. 单窗算法和单通道算法对参数估计误差的敏感性分析. 测绘科学, 2007, 32(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刊物.
28 周存林, 徐涵秋. 福州城区不透水面的光谱混合分析与识别制图.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7, 12(5), 875-881.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办刊物.
29 林云杉, 徐涵秋, 周榕. 城市建成区不透水面及其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研究——以泉州市区为例.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 22(1), 14-19,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30 肖桂荣, 徐涵秋, 励惠国. 闽江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2), 福州大学主办刊物.
31 徐涵秋. 福州市城市热岛三维分布图, 载: 遥感见证——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立20年卫星遥感图集, p. 2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2 XU Hanqiu, Modification of Normalis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 to enhance open water features i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6, 27(14), 3025 – 3033,SCI、EI收录.
33 徐涵秋. 环厦门海域水色变化的多光谱多时相遥感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6(7), 1209-1218,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34 XU Hanqiu, Evaluation of two absolute radiometric normalization algorithms for pre-processing of Landsat imagery.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6, 17(2), 146-150,SCI收录.
35 王琳, 徐涵秋, 李胜. 福州城市扩展的遥感动态监测.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8(4), 129-135,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36 周榕, 徐涵秋, 林云杉. 城市建成区地表热通量的遥感研究——以泉州市区为例. 遥感信息, 2006, (6), 50-54,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
37 叶琳, 徐涵秋. 闽江流域福州段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分析.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6, 21(6), 497-501,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38 丁凤, 徐涵秋. 基于Landsat TM热波段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比较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8(3), 125-130,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39 徐涵秋. 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 (MNDWI) 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 遥感学报, 2005, 9(5), 589-595,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40 徐涵秋. 基于压缩数据维的城市建筑用地遥感信息提取技术.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5, 10(2), 223-229,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办刊物.
41 徐涵秋. Landsat 7 ETM+遥感影像的融合和自动分类研究. 遥感学报, 2005, 9(2), 186-194,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42 徐涵秋. 基于谱间分析和归一化指数的城市建筑用地提取技术. 地理研究, 2005, 24(2), 311-320,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43 黄荣峰, 徐涵秋. 利用Landsat ETM+影像研究土地利用/覆盖与城市热环境的关系—以福州市为例. 遥感信息, 2005, (5), 36-39,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
44 王琳, 徐涵秋, 李胜. 厦门岛及其邻域海岸线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5, 20(4), 404-410,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45 李胜, 徐涵秋, 王琳. 环厦门岛水域悬浮物的遥感监测研究. 国土资源遥感, 2005, (4), 60-64,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主办.
46 李胜, 徐涵秋, 王琳. 近岸水域悬浮物的遥感分析.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5, 20(6), 601-605,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等主办.
47 罗彩莲, 徐涵秋. 土地覆盖的图像融合动态监测. 地球信息科学, 2005, 7(1), 111-115,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48 陈本清, 徐涵秋. 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的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经济地理, 2005, (1), 79-83, 中国地理学会等主办.
49 XU Hanqiu and CHEN Benqing, Remote sensing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and its changes in Xiamen City of SE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 16(2), 276-281,SCI, EI收录.
50 XU Hanqiu, Assessment of the SFIM Algorithm.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4, 14(1), 48-56,SCI收录.
51 徐涵秋. 基于SFIM算法的融合影像分类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920-923, 武汉大学主办刊物.
52 徐涵秋, 陈本清. 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热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11(2), 65-7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刊物.
53 陈本清, 徐涵秋. 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 地球信息科学, 2004, 6(3),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54 许榕峰, 徐涵秋. Landsat-7 ETM+全色波段及其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应用. 地球信息科学, 2004, 6(2), 99-103,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55 潘卫华, 徐涵秋. 泉州市城市扩展的遥感监测及其城市化核分析, 国土资源遥感 , 2004, (4), 36-40,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主办刊物.
56 徐涵秋, 陈本清. 不同时相的遥感热红外图象在研究城市热岛变化中的处理方法.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3, 18(3), 129-133, 中科院遥感联合中心等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57 徐涵秋, 陈本清. 厦门市植被变化的遥感动态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 2003, 5(2), 105-108,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58 许榕峰, 徐涵秋. 多步骤分类法在土地利用/覆盖专题提取中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 2003, 31(4), 408-412, 福州大学主办刊物.
59 许榕峰, 徐涵秋. 基于遥感的龙海市水田专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4), 45-49,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主办刊物.
60 XU Hanqiu, An assessment of land use changes in Fuqing County of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2, 12(2), 126-135,SCI、CGP(美国当代地理文献)和GeoAbstract收录.
61 徐涵秋. 基于城镇空间扩展分析的城市化进程评估. 城市发展研究, 2002, 9(4), 33-4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刊物.
62 徐涵秋. 福清市城镇化进程综合评估及其驱动力分析.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2, 17(3), 86-92, 中科院遥感联合中心等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63 陈本清, 徐涵秋. 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 2001, 29(2), 23-26, 福州大学主办刊物.
64 肖桂荣, 徐涵秋. 县级土地利用动态更新方法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 2000, 2(4), 75-79,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办刊物.
65 XU Hanqiu, WANG Xiaoqin and XIAO Guirong, A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tegrated study on urbanization with its impact on arable lands: Fuq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00, 11(4), 301-315,SCI、EI收录,并被CSA (剑桥科学文摘) 推荐为遥感应用热点研究的25篇文献之一.
66 徐涵秋,涂平, 肖桂荣. 基于“3S”技术的县级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0, 15(1), 22-27, 中科院遥感联合中心等主办刊物, 科学出版社出版.
67 XU Hanqiu, 2000. Application of geo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onitoring of urban environmental changes.Workshop Abstracts, EUREKA meets ASIA, May 2000, Macau.
68 汪小钦, 徐涵秋, 陈崇成. 福清市城市时空扩展的遥感监测及其动力机制. 福州大学学报, 2000, 28(2), 111-115, 福州大学主办刊物.
69 徐涵秋. 爱尔兰的高等教育, 载: 理论与实践,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
70 涂平, 陈崇成, 徐涵秋.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福州大学学报, 1999, 27(5), 114-118, 福州大学主办刊物
71 XU Hanqiu and MacCarthy I. Markov chain analysis of vertical facies sequences using a computer software package (SAVFS): Courtmacsherry Formation (Tournaisian), southern Ireland.Computers & Geosciences, 1998, 24(2), 131-139, 国际IAMG主办刊物,SCI, EI收录(SAVFS软件被IAMG收入其官方网站, 截止到2003年5月已被下载326次, 列1986-2003共17年中被下载过的851个软件中的第15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