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笃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的笃班

【注音】:dí dǔ bān

【释义】:1.清末在浙江嵊县一带的山歌小调基础上﹐吸收绍剧等剧目﹑曲调﹑表演艺术而初步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后来进入上海﹐称为绍兴文戏﹐1942年起改称越剧。

又称“小歌班”,系越剧前身。其形式简单,伴奏用笃鼓和檀板,故有此称。演唱《卖婆记》、《箍桶记》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后吸收绍剧的唱腔和京剧的舞台表演艺术,改称“绍兴文戏”,并由男班发展成女班,又改称越剧。演出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等。1949年前后,杭州有联友、蜜峰等十多个越剧团,经常在大世界、市东、城站等戏院演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