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轩昂

xuān áng

1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2 高大

取意于成语“器宇轩昂”,亦作“气宇轩昂”:

解释: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词意探源:

(1)指高扬;飞举。

柳宗元《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

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歌以和之》:“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2)指气度不凡。如:气宇轩昂。

(3)指骄矜。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卓(董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

详细解释

1. 高峻貌;扬起貌。

唐 韩愈 《南山诗》:“崎岖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

2.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宋王安石《示蔡天启》诗:“忽然变轩昂,慎勿学 哥舒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一眼看见那个小后生,人物轩昂,衣冠济楚,心中已自三分欢喜。”鲁迅《彷徨·长明灯》:“方头说着,便轩昂地出了门。”

3. 骄傲貌。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四:“松杉的苍翠披着银铠晶甲的圣衣,固然明明轩昂有骄色,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强暴的涵量。”

4. 形容音调高昂。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陵阳论晚唐诗律卑浅》:“ 唐 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可究。”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又四绝》之三:“幽人寥落思无穷,付与轩昂一曲中。”

5. 形容文字雄健。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开缄忽覩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三:“如 摩诘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渭城 ’,倒戟而入,笔势轩昂。”

6. 宽敞;宏大。

《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喘息始定,抬头远见一簇松阴,内有几间房舍,着实轩昂。”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择日前往赴任,县令趋改衙署,规制轩昂,亦用辕门鼓吹,与抚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