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足动物

腕足类动物有介壳两枚,大小相等或不等,掩盖背腹两面,是其特点。腕足动物区别于双壳动物主要在于前者是背腹两壳沿纵中线对称,两壳本身不对称,而后者是两壳本身对称。介壳的形状和饰纹以及内部器官的构造,是鉴定腕足纲属、种的主要依据。身体柔软,左右对称。头顶有突出部,上生许多触手,称“腕足”。消化道呈U字形弯曲,常缺肛门。具体腔和后肾。海产。在地质时代种类很多,寒武纪即已出现,晚古生代达于全盛,中生代开始衰退,现代残遗的已很少。
腕足动物在奥陶纪演化比较迅速,大部份的类群均有代表。钙质壳的有铰类盛极一时,几丁质壳的无铰类则开始衰退。贝体较小,槽、隆发育,腹壳内具匙形台构造的共凸贝群,如扬子贝(YANGTZELLA)、三房贝(TRITOECHIA)、扭月贝(STROPHOMENA)等,多见于中、晚期:两体变凸,喙部发育,饰褶粗强的小嘴贝群,如孔嘴贝(RHYNCHOTREMA),小褶窗贝(PLECTOTHYRELLA)等,多见于晚期,贝体近于方形,铰合缘长,壳饰或粗或细的正形贝群,如鳞正形贝(LEPIDORTHIS),正形贝(ORTHIS)与德姆贝(DALMANELLA)等,则分别盛产于奥陶纪的早、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