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古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循化古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东部,历史颇为悠久,在宋崇宗二年(公元1103年),将普通的积石镇改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在此设循化营,并修筑城池,正式命名为“循化”从此积石镇成为历代县城所在地。

循化人口的由来,尚无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却流传着美好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中亚撒玛尔罕地区,居住着突厥乌古斯汉的一支,首领叫阿合莽,弟弟叫尕勒莽,撒拉族民间又叫他们为白莽和黑莽。弟兄二人,在当地伊斯兰教中威望很高,受到教民们的拥护,因而引起了国王的忌恨。国王设下奸计要陷害他们,便派人宰下一只牛头,偷放到阿合莽兄弟家里,然后扬言部落少了一头牛,要到阿合莽家寻找。阿合莽弟兄胸怀袒荡,任其查找,哪知他们真的在阿合莽兄弟家找到了那只牛头,称阿合莽兄弟偷来的,栽脏诬陷,兄弟俩有口难辩,有冤难鸣,被迫离开了那里。他们率领同族18人牵着一峰骆驼,带了一部《古兰经》,驮上撒马尔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迤逦东行。他们每到一处,就称一称当地的水土,如果与所带的水上重量不符,就又继续前进。历尽艰辛,他们终于来到循化县街子地方。这时天色已晚,正打点休息,忽然发现走失了那只唯一的骆驼。大家点起火把,到处寻找。一直找到街子以东的沙子坡,这时天已破晓,晨光透明。他们从山坡望去,只见这一带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万物丛生。走下山坡后,忽见山麓有一眼清清的泉,而他们所找的骆驼正静静地卧在水中。他们挥动棍棒吆喝骆驼起来,可是它却一动不动,原来他已变成白石骆驼了。他们想,骆驼化石,是到居住的地方了,将随身带的水土和当地水土一称,斤两相符,他们最终在这里定居下来。从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街子开拓了自己的家园。骆驼卧过的泉命名为“骆驼泉”,经过历代整修,这里成为当地名胜,吸引来不少各族同胞观光游览。

围绕循化县城所在地积石镇有大大小小渡口五六个。主要有古什群峡渡、伊麻目渡及吊桥、盐泉渡口等,使通往县城的陆路水路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 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