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闻过则喜
有古代的气息

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解释 过:过失、错误;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故其~,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近义词 严于律己、知错必改

反义词 文过饰非、知错不改、讳疾忌医

示例:现代学生缺乏一种闻过则喜的精神,这种现象值得人沉思。

故 事 战国时期,孟子对他的弟子们谈到勇于接受批评的问题时,举出历史上三个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时鲁国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为人诚实,刚直好勇,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他虚心接受并且十分高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