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三角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河口三角洲河口段的扇状冲积平原。河流入海时,因流速减低,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填海造陆,洪水时漫流淤积,逐渐形成扇面状的堆积体。黄河河口三角洲,就是许多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经过若干时段,入海河口不断淤积、延伸、改道,使冲积扇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在不走河的区域,海岸线又明显蚀退, 这种延伸和蚀退交替进行,形成了现今的黄河口三角洲。1938年前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0余公里。称“近代黄河三角洲”。1949年后,由于人工控制入海流路,顶点下移至垦利县渔洼附近,北起洮河,南至宋春荣沟,扇形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称“现代黄河三角洲”。黄河口三角洲地域辽阔、土地肥沃,石油、天然气、盐卤等地下资源丰富,现已建成的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气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