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一、书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首席顾问:吕叔湘 李荣 许嘉璐
主编:李行健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统一书号: ISBN7-5600-3975-8
开本: 32
书籍价格: 69
书籍介绍: 本词典收单字约13,000个,词目68,000余条,其中当代新词语、新义项逾4000条。
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学规范标准编写的综合性语文词典
收词丰富,基本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概貌
按词义发展脉络排列词条义项
按照词条的不同义项和语法功能标注词性
收录大量新词、新义和新用法,力求词条立目释义与时俱进
提示常见易混、易错用例,引导规范使用
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一部什么样的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收录现代汉语通用词语为主要内容,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型语文工具书。
三、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收词量有多大?
本词典收录《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个通用字和一部分“字表”外不十分生僻的字。共收单字约13,000个,现代汉语通用词语约6,8000条,基本上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概貌。
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词的依据是什么?
国家语委和教育部曾发布过《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与之配套需要一个《现代汉语通用词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承担了研制“通用词表”的任务,成果已经通过专家审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原则上收录了《现代汉语通用词表》中的全部词语,同时还补充了少量词表中未收的词。与此同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补充了将近4000条新词语和部分常用词语的新义项。
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哪些特色?
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
六、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一部规范的词典?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凡是国家有关部门有明确规范标准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坚决全面贯彻执行。
比如严格按照《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范字形,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范词形;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范注音;按国家有关文件(如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范技术术语名称和计量单位。
2.没有规范标准的,从语言事实出发,按约定俗成的原则处理。
如“空穴来风”这个成语,现在的词典既有解释为“事出有因”的,也有解释为“无稽之谈”的,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把它的意义概括为“原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原因或根据;现指传言没有根据”。这样分清了历史和现在,便于读者理解。
3.国家在不同时期颁布的规范标准也有内部不统一的地方,编者通过整合消除其矛盾和不确定性,使读者真正有据可依。
七、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一部科学的词典?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在收词方面,词典以《现代汉语通用词表》为基础,结合语言使用现状,确立了词典词目。收词68000条,作为一部中型语文词典来说,收词丰富,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概貌。
2.词典按历史引申脉络排列义项,为科学地研究词义历史发展、学习词义古今不同用法提供了依据。
3.词典还按不同义项和语法功能标注词性,为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些特点既是科学性和学术性的体现,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增加了使用功能。
八、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新颖的?
第一,这部词典收录了新词、新义项4000多个。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词语、新用法。比如收录“非典型肺炎”“界面”“蓝牙技术”等新词汇,给“桌面”“财富”等词赋予新义项。
第二,词典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了环保意识。如对一些野生动物词条的解释中,只说明其生物特性,而不提食用价值,有的条目下明确写有“属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些还专门用了提示来说明。如“熊掌”条中明确提示:“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有关法规禁止把熊掌列为食品”。
九、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实用的词典?
原因有以下三点:
1.设立了丰富的“提示”,辨析易混、易错用例,对字词的形、音、义、用法都进行了比较和区分,不仅说明什么是规范的,还有针对性地说明了哪些是不规范的,用一种的人文关怀精神,一种方便读者的精神,去贯彻规范标准。
2.按历史引申脉络排列义项,便于老师把一个字、词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区分古今不同意义和用法。而标注词性便于学生对句子、段落进行正确的语法、语义分析。
3.词典正文后面还附有丰富附录,把语文规范标准通过表格具体体现出来,便于教学中随时查阅,避免老师们花大量时间去查阅大量规范文件。
十、词典中的“小手图”主要提示了哪些内容?
1. 字头部分的提示侧重在字音、字形、字义容易产生混淆和出现错误的地方。
2. 字音的提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的统读音,提示为“统读×”。
2)易误读的字,提示为“不读×”。
3)多音字易混读的,提示为“这里不读×”。
3. 词条部分的提示侧重以下几方面:
1) 提出对异形词规范的处理意见;
2) 指出词语在读音或写法上应注意的地方;
3) 指出词语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地方;
4) 对一些易混的同义词、近义词着重在用法上进行简要的比较。
十一、对读者若干疑问的解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自今年2月15日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鼓励,有些读者指出了其中应改进的地方,还有些读者对这本词典中某些问题的处理提出了疑问(提出疑问本身同样是一种鼓励)。我们珍重鼓励,改进不足,并就读者提出的若干疑问解答如下,且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指出我们的不足,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
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规范”二字的含义
我们从不认为书名中没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不规范的词典,从不认为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规范的词典。本词典书名中的“规范”二字指的是体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各项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即本词典旨在努力全面严格地贯彻执行这些规范标准。这个含义在本词典的三份序言及前言中已经说明。
二、字头、词条中某些问题的处理
1. 关于姓氏“肖”的处理 本词典正文中的字头下不列姓氏义项(只有姓氏义项的除外),而是将常见姓氏以附录方式列在正文之后。像“肖”姓,根据使用频率列在“附录·中国500常用姓氏”的第75位,并加有注释:“历史上有肖(xiào)姓。今‘肖’多为‘萧’姓的俗写,读作xiāo。注意‘肖’不是‘萧’的简化字,萧姓最好不要随意写成肖姓。”所以,不必有“不让人姓‘肖’”的疑虑。
2. 关于异体字“淼”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就将“淼”确定为“渺”的异体字,我们对此自然要按照异体字处理。
3. 关于“荫”的读音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1985年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荫”审订为“yìn(统读)”,并规定“树~”“林~道”应作“树阴”“林阴道”。这份规范标准的第10项“说明”中已经明确:“人名、地名的异读审订,除原表已涉及的少量词条外,留待以后再审”。所以,像“柳荫街”的“荫”只能“留待以后”解决,作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自定规范标准。
4. 关于“国际公制” 这是一个专用概念,内涵与外延都很明确,它主要规范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容量单位,而不是对所有计量单位的规范。所以,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命令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而不是简单化为“国际公制”。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既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及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也包括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基于此,在“国际公制”的释文中写明“我国政府规定,以国际公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
5. 关于“共生” 这是一个百科性词条。由于它已经进入社会语文生活,使用频率较高,我们收录了这个词条。它包括共栖和寄生两种情况,我们在释文中指出了这一点。其中“寄生”未必都对被寄生体(宿主)有害。如根瘤菌对豆科植物就无害(可参阅《辞海》的“根瘤、根瘤菌、根瘤菌剂”等词条)。又如,人体皮肤表面都有保护性菌群。
6. 关于“红彤彤、湿漉漉”的注音 我们在这本词典的“凡例·三、注音”的第一条规定:“全部字头和语词条目均按《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用汉语拼音字母以普通话语音注音,按四声标调。不注变调和变读,必要时用文字说明。”所以“红彤彤、湿漉漉”都是标注的本调。但据我们调查,“红彤彤”中的“彤彤”在普通话口语中读阴平的频率明显较高,所以加提示:“在口语中‘彤彤’读tōnɡtōnɡ”;而“湿漉漉”中的“漉漉”在普通话口语中变读为阴平的频率很低,所以未加这样的提示。
7. 另外,关于“首席顾问”问题 这本词典的首席顾问是按照担任工作时间顺序排列的,这在书的作者页中已经说明。三位先生是在不同时期先后分别担任首席顾问的。其中吕叔湘、李荣两位老先生已经作古,我们永远怀念这两位献身于现代汉语规范事业的先驱。
十二、怎样使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附录·中国500常用姓氏》(文 钮葆)
我国的姓氏文化悠久而丰富,为了有助于读者对我国现代常用姓氏有个整体性的了解,我们将我国现代常用姓氏列为一表,附录在词典正文之后。为了节省篇幅,这本词典正文中的字头下不再列姓氏义项(只有姓氏义项的字头,要在正文中列写姓氏义)。所以,当在正文中查找不到您所要查找的姓氏义时,可到《附录·中国500常用姓氏》中去查。比如“单”字,无论读dān时还是读shàn时,都不是只有一个姓氏义项,所以要到那份附录中去查它的姓氏义。经查得知,“单”作姓氏时,既有读dān的,又有读shàn的,但“两音分别来源于不同的两个姓,今shàn姓居多”。
这份附录中每个姓氏前面的序号是按其现代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的,即序号的数值越小,使用频率越高,可详见姓氏表前面的说明。比如,“萧”排为第62位,“肖”,排为第75位。这一页的注释②介绍了“肖”作为姓氏有两个读音,介绍了作为姓氏的“肖”与“萧”的关系,只要留意一下就不会闹出“不许姓‘肖’”的笑话了。
有些姓氏在读音、与其他某姓氏的关系、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等方面比较复杂。对于这样的姓氏,附录中加有注释,以供读者了解。比如,排在第83位的“阎”与排在第118位的“闫”是两个不同的姓氏,不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对应关系,因此对“阎”姓加了注释:“不可简化为‘闫’,‘闫’是另外的姓。”又如,对排在第285位的“凃”加了注释:“与‘涂’本为一姓”。
十三、澄清基本事实--《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领导小组
我们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自今年2月15日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和学界的鼓励,有些读者和同仁指出了其中应改进的地方,还有些读者对这本词典中某些问题的处理提出了疑问(提出疑问本身同样是一种鼓励),我们珍重鼓励和批评,改进不足,并对读者提出的若干疑问进行了解答。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这本词典从立项编写到出版发行进行歪曲事实的责难,甚至是造谣攻击。为了排除干扰,现将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澄清如下:
一、编写这本词典恰恰是由“国家授权”的
江蓝生同志在她写的“提案“中说:“未经国家授权、未经权威机构审查而自行编写的词典擅自以‘规范’自居,是非常不严肃的。”她说得很对。因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几位同志编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是非常不严肃的;因此,纳入国家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由国家语委常务副主任、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王均同志于1993年3月31日签批,课题名称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立项、编写、出版、发行是非常严肃的。
二、国家语委有权力和责任成立课题组,编写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词典
上个世纪90年代,面对时代前进、语言发展的现实,面对国家语委等部门先后发布多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同时又有一些规范标准被废止和调整的现实,国家语委作为主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有权力和责任成立课题组,编写一部旨在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词典。江蓝生等同志作为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对我国目前社会语文生活的状况和国家语委的工作进展情况是十分了解的,然而却对国家语委的这一举措横加指责,这是毫无道理的。
三、我们编写这本词典,书名中为什么要含有“规范”二字
我们从不认为书名中没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不规范的词典,从不认为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规范词典。我们这本词典书名中的“规范”二字指的是体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各项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即本词典旨在努力全面贯彻执行这些规范标准。这个含义是在这本词典的三份序言及前言中已经说明了的,是在全书中认真落实的。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申请这个课题时起,就用的是这个名称,一以贯之至今。对此,江蓝生等同志是完全清楚的,而今却突然发难,其用心令人费解。
四、所谓“用规范命名出版系列工具书”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代汉语语文生活丰富而多歧,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努力编写好《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我们对现代汉语通用汉字、现代汉语成语、现代汉语惯用语、现代汉语异形词等进行了先行研究,并以字典、词典等形式形成研究成果,而后将其中的较成熟部分纳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我们这种研究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是审慎的,负责的。江蓝生等同志对此也要横加指责,不知是何居心。
五、所谓“规范是法律词,是一种国家行为”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
规范标准的确是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以至行业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往往是跟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等并提的。但绝对不能由此便得出某些语言学专家所说的“规范是法律词,是一种国家行为”的片面结论。所以,不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而且《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诸多辞书对“规范”一词的释文中均没有上述片面说法。对于“规范”一词的准确全面含义,想来大家是完全清楚的,然而某些人却要煞有介事地讲这种明显片面的话,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为什么呢?早在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明确了新时期要以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为工作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国家语委十多年来制定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联系有的人多年来对待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的态度,对待各项新出台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态度,他们之所以会犯上述常识性错误的原因恐怕就不言自明了。
六、所谓“‘规范词典’确实已经使用词变得非常混乱”的说法是十分荒唐的
至于个别人惊呼“现在看来,‘规范词典’确实已经使用词变得非常混乱”,此说更值得深思:其一,将“规范”二字写入字词典的书名,非始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二,我们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行至今尚不足一个月,居然就有这么大的社会效力吗?未免太荒唐了吧!其三,在语言文字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强调“规范”又何罪之有?其四,目前图书市场上书名中含有“规范”二字的字词典有很多种,究竟谁是真货,谁是假货,群众自有眼力辨别,这大概也不是某个人可以一手遮天、自己说了算的。其实,为一本词典的出版如此大动干戈,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眼人自会悟出个中玄妙。
七、所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的体例编纂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我们十分尊重《现代汉语词典》和其他各种好的辞书,一直在虚心地学习《现代汉语词典》和其他各种好的辞书。但是,为了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我们的工作蓝图——《编写条例》先后七易其稿,按照这份条例的规定所编写的词典,从收字、收词,对繁体字、异体字的处理,字词的拼音标注,词条的排序,对同音同形词的处理,直至释义、示例、对音形义等方面的提示,跟《现代汉语词典》都有很大的差别。王宁同志所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实并没有离开《现代汉语词典》的框架”,“是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的体例编纂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