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孔道辅(987~1040),初名延鲁,字原鲁,孔子四十五代孙,自幼聪明好学,25岁进士及第,为宁州军事推官。

1016年(大中祥符九年),任大理寺丞兼知仙源县。他上奏真宗,请加扩建孔庙。真宗允准,并合命道 辅主其事。乃大扩圣庙旧制,增广殿庭廊庑360间。1022年(乾兴元年)任太常 博士,召为左正言。 正逢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受命之日,即疏请太后归政于皇帝。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召道辅为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当时,仁宗爱美人,欲废郭后,道辅率谏官孙祖德、范仲淹等人极力劝阻,并与支持废后的宰相吕夷简相抗争。帝怒,贬道辅知徐州,后知兖州。后复召为御史中丞。知兖州时,曾访得孟子墓于邹城东北三十里四基山之阳,建孟子庙于墓之西南。

1031年(天圣九龙图阁待制的圣旨)。1033年(明道二年)召为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1040年(康定元年)开封府小官冯士元犯罪牵连到参知政事程琳国。仁宗把此案交给道辅审理。宰相张士逊既厌恶程琳。又想排挤辅。他明知皇帝要治罪于程琳,却又假惺惺地让道辅为其求情。道 辅不了解其用心,是照着办了。仁宗认为道辅出知郓州。在赴郓州时,正处天气严寒,行至韦城,旧病复发而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