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翼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级)个人简历:
周祖翼[1],男,汉族,1965年1月11生于浙江天台,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0年09月—1984年07月,浙江大学地质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6年10月—1989年10月,在同济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
1989年10月—1992年09月,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师。
1992年09月—1993年03月,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3年03月—1994年03月,为英国威尔士大学皇家学会访问学者。
1994年04月—1997年09月,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其间曾任副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等职;1996年1月起被聘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10月—1998年10月,为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学院(ETH)地球科学系访问教授。
1998年10月—2002年07月,同济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2000年1月起兼任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主任。
2002年07月—2007年06月,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2002年7月—2004年4月兼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2004年12月起兼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2007年06月—2008年11月,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2])兼副校长。
2008年11月起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级[3])。
学术研究成就:
主要从事中国东南及其毗邻海区大陆边缘构造及盆地分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共主持了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主持973二级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合作出版著(译)作6部,发表论文70余篇。科研成果在13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担任国际会议执行主席一次。已培养毕业博士生2名、硕士生6名,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目前的研究重点在沉积盆地源区及沉积盆地构造/沉积耦合关系研究,利用裂变径迹、U-Th/He等低温年代学先进手段,通过对典型盆地和相关源区的物质平衡和构造沉积过程的模拟,寻求构造抬升-气候演变-物源区物源供给之间制约关系,从而为认识盆地沉积体系分布及发育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定量盆地模拟以及了解研究地区的古环境(包括古地形、古气候等)演变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兼职及荣誉:
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三等奖(1996)、全国优秀归国留学人员(1997)、98’上海科技论坛一等奖、上海职工十大创业先锋(1997)、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1995)、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1996)。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现任高等学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海洋科学组委员、《地球科学进展》、《石油实验地质》、《极地研究》、《南方海相油气》、《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石油 》等刊物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第七、八届评审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海洋与湖沼学会副理事长(2001-)、上海市宝玉石协会副会长(2001-)、 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科学规划委员会(SPC)委员(2004-)、南京大学海岛与海岸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1-)等职。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