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塔龙

恐龙名称: 萨尔塔龙(大陆)索它龙(港台)
拉丁文名: saltasaurus
恐龙体长: 12米长
恐龙体重: 5吨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7500万年前,晚白垩纪
生存地点: 阿根廷
辨认要决: 背部有背甲,有庞大的身躯和长尾巴
恐龙种类:蜥臀目·蜥脚类
来 历
萨尔塔龙意思是“来自萨尔塔地区的爬行动物”
简 介
在白垩纪晚期,大型的长脖子食草恐龙已不多了,它们的领地被禽龙、甲龙、角龙等占有。但是,有一种长脖子恐龙还生活在当时的某些地区。它全长12米,髋部至地面约3米。如果你只看它们的剪影,说不定以为雷龙又复活了(已经灭绝近8000万年了)。但细细一看,就知道自己错了--原来,它的背部有如甲龙一身背甲,有庞大的身躯和鞭子一样的长尾巴。萨尔塔龙比一辆公共汽车还要长好多,生活在陆地上,偶尔也像今天的大象那样喜欢在水中尽情游戏。通过1970年底发现的五具不完整的萨尔塔龙的骨架,我们才对这种蜥脚类恐龙有所了解。 当发现萨尔塔龙时,它的身上覆盖着数百个骨质的纽扣或大头钉状的饰物,小的如手指,大的如成人的手掌。这些纽扣、大头钉状物体是组成恐龙体甲的一部分。它告诉科学家们,萨尔塔龙的体表散布着圆型的骨质甲板,在这些甲板之间生长着数百坚硬的小纽扣状饰物,它们有助于增强萨尔塔龙的自我保护能力。有了甲胄的保护,萨尔塔龙可以悠闲的采食树顶尖上的嫩树叶。它可能利用长长的后肢抬举起自己的身体,灵活的尾巴可作为支撑,协助它在高处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