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志尧

(1863~1955)

字宠德,号开甲。祖籍青浦,生于董家渡。24岁时随三舅父马建忠赴英法美诸国,参观了许多机器厂,了解先进工艺,眼界大开。回国后,经二舅父马相伯介绍,朱志尧先后任轮船招商局的“江天轮”、“江裕轮”买办。业余,他还为盛宣怀主持的织布局设计制造棉籽轧油机,并改造不适用于中国棉籽的洋机,盛宣怀大为赞赏。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盛宣怀办德大油厂,委朱志尧为总办。翌年,朱志尧兼任东方汇理银行买办。数年下来,他不仅在上海实业界奠定了基础,而且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光绪三十年,朱志尧在马相伯协助下,租得黄浦江南滩沈姓土地70亩,开办制造机器轮船厂。以“器惟求新”之意,取各“求新”。船厂开办初主要从事修配业务。两年后应江海关预订,造出一条83英尺的海关灯船。随即朱志尧亲自主持设计、施工,又造出一艘客货两用船“大新”轮。至宣统二年(1910年)共制造了轮、兵、驳、趸、载泥船等共40艘,以及海关浮筒、码头等。在造船的同时,朱志尧又不断开拓新产品,扩大规模,努力研究动力机器,制造出新颖的立式与卧式蒸汽引擎,马力25~300不等。还曾制造出66吨的特大型引擎,而且零部件全系国产,令许多前来参观的西方工程师“皆叹赏不止”。求新厂是中国机器史上的创举,人称“我国机器厂中的巨擘”。此外,朱志尧先后创办宝兴铁矿公司、安徽当涂铁矿、长兴煤矿,投资于新城米厂、江西布厂、“尼各志”砖厂,担任华商电气公司、内地自来水厂、申大面粉厂、中国图书公司、苏政公司等董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市场上钢铁奇缺,价格猛升,求新厂负债累累,民国8年(1919年)被法商以“中法合作”名义接管。其后朱志尧力图“东山再起”,已无能为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