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呼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

呼麦

呼麦的概念“呼麦”是图瓦文xoomei的中文音译,又名“浩林·潮尔”,原义指“喉咙”,即为“喉音”,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双声”(biphonic)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另外,呼麦又称“蒙古喉音”。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法,目前主要流传于中国内蒙古,南西伯利亚的图瓦、蒙古、阿尔泰和卡开斯(Khakass)等地区。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Gyuto)、噶美(Gyume)两寺,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悠悠远远地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那个隧道是时间的记忆。据说,呼麦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今已是蒙古国宝级的艺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呼麦的特点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

呼麦的产生和发展,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产物,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被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

呼麦的产生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蒙古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

呼麦的发声原理从发声原理来看,呼麦应看作是人声潮尔的特殊形态,是“浩林·潮尔”合唱艺术发展和升华的必然结果。

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演唱时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声带发出的是低沉的基音,而口腔发出的是高亮的泛音,加上气息的调控,口腔共鸣点的变化就可在高音部形成旋律,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高音部的高音与口型有直接关系,口型扁音就高,口型圆音就低。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之间的距离有时可以达到六个八度音程,高音声部的旋律有时类似口哨声,或金属声。呼麦演唱时的方法是首先把声带放松,利用口腔内的空气振动声带产生共鸣,发出基础低音,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泛音。于是形成在持续低音的基础上,不断地产生高音区的曲调。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人同时发出两种声音,即高音区的曲调和低音区的持续音。

技术高超的“呼麦”演唱大师可以用二声部来演唱徐缓的长调、急速的快板或世界名曲。一般来说,“呼麦”的低声部是一个持续的低音,但有时也可变化音高,而高声部是一条波浪起伏的旋律线,它有时有词,但常常是无词的。这种唱法能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如前所述,古代蒙古人参加战争,作战前均须高声歌唱潮尔合唱,狩猎成功后也会尽情宣泄,狂热歌舞。在排山倒海般的潮尔声浪中,自然产生出飘渺的泛音效果。显然,蒙古人试图将潮尔合唱艺术的基本要素,巧妙地移植到一人身上。经过长期探索,终于创造出这一奇特的声乐形式。呼麦的产生和发展,乃是蒙古音乐发展进步的产物,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探求声音奥秘的道路上,蒙古人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相传早在13世纪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诗说唱艺术时就已十分盛行了,而据音乐学家们考证,我国诸多古籍中(包括《诗经》)记载的北方草原民族的一种歌唱艺术--“啸”,就是“浩林·潮尔”的原始形态。如此,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300年以前。此推断如成立,将从人类复音音乐文化发源地这一基本部分改写《世界音乐史》。这并非玄说、臆断,仅从“潮尔”的蒙语发音与西方复音音乐的合唱、和声和弦诸多民族文字对比,即可窥见其内在联系。潮尔,蒙语准确发音为“chor”;而同其相关的欧洲诸国的和音、和弦、合唱、众赞歌等术语分别是chorus(英)、chord(法)、chor(德),其词根如此惊人的相同,绝非巧合。但迄今为止,中国音乐的历史,却从未记载有关中华民族自身的复音音乐起源。那么,究竟复音音乐是由西方传入中国,还是由中国阿尔泰地区(新疆)辐射到西方?事实是,“啸”--潮尔(chor)已有2300多年历史,而西方复音音乐最早产生于1100年前的9世纪。合唱、众赞歌的兴盛则已到了14-17世纪。可见,一向被视为无复音音乐的东方--中国,实际来可能是西方欧洲复音音乐的母体和发源地。

呼麦的传承“呼麦”艺术目前不仅轰动国际乐坛,同时也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化艺术学等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更为民族音乐学家、声乐界专家学者高度重视。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音乐理论界泰斗吕骥先生指出:“蒙古族就有一种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曲,外人是想象不出来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内蒙古音协名誉主席莫尔吉胡最近撰文云:“浩林潮尔音乐是人类最为古老的具有古代文物价值的音乐遗产,是活的音乐化石,是至今发掘发现的一切人种、民族的音乐遗产中最具有科学探索与认识价值的音乐遗产。”在继承和发展“呼麦”(浩林潮尔)这一蒙古族精美绝伦的文化遗产方面,内蒙古草原远远落后于阿尔泰山麓等其他蒙古族地区,如蒙古国已早把“呼麦”艺术列为“国宝”;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则视“呼麦”为“民族魂”;两国均已把“呼麦”艺术发掘、研究列入国家艺术重点学科,并引入蒙古族声乐教学体系之中。我国中央音乐学院也把“呼麦”艺术列为国家艺术学科重点课题--《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部分,并由原院党委书记、世界民族音乐学专家陈自明教授亲自牵头主持研究。

“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绝迹了100多年,在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民族中,也濒临失传。所以,挽救和发掘并发展这一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区,传承和弘场这一古老神奇而技艺高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应是责无旁贷之事。

所幸,九十年代以来,内蒙古艺术界有志之士,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途径学习“呼麦”艺术,并提高较快。其中,斯琴比力格、张昭翔、吉日木图、宝力道、宝力达是佼佼者。他们从九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上(先后出访日本、澳大利亚),其中斯琴比力格曾被聘请到中央音乐讲学并做示范表演,他们的录音录像,多次在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上播放。而早在80年代,我区有识学者莫尔吉胡、达·布贺朝鲁就开始了关于“呼麦”的考察研究和介绍;内蒙古歌舞团、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先后以不同声乐形式(如民间艺术演唱无伴奏合唱)引向舞台;2000年东方电影电视学院建立才真正把“呼麦”艺术引入民族艺术教学之中心。

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是一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专业文艺团体,曾经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大奖,在国际舞台上享有较高声誉,被公认为目前中国唯一擅长演唱无伴奏合唱的团体。近年来,他们挖掘整理了已经失传多年的蒙古族所特有的呼麦唱法,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与此同时,呼麦还被收录到内蒙古音乐网,使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网友上网欣赏到了这一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唱法。

随着呼麦演唱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部对抢救发掘和保护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录。

蒙古国呼麦协会主席策登伊希认为,呼麦的演唱方法有10余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呼麦艺术家只能使用其中几种方法进行演唱,呼麦的传承与发展任重道远。

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听呼麦

呼麦/文:命运与砝码

白云飘渺毡包安祥

马头琴荡出片片悠扬

清清河水滋养千里牧场

油油碧草爱抚肥美的牛羊

大地凝听着滴露细碎的柔肠

英雄的传说伴着马奶酒袅袅飘香

秋风送来第一捧苍凉

远山暮霭铺陈出苍苍莽莽

粗犷与柔情同时登场

沉浮起落 回旋着阵阵悲怆

骏马嘶鸣 疾驰的背影

踏破奄奄黄昏暖融融的残阳

飞瀑轰鸣河水激昂

群狼啸聚起伏短长

吐纳混元空谷鸣响

万马奔腾长空浩荡

烈酒烈焰浇洒出烈烈刚强

马蹄铮铮大地震颤

雁阵翻飞唳声高亢

猎猎旌旗长驱突闯

雄鹰直击九天虹光

穿云劈雾开创乾坤朗朗

闷雷重击低沉的压抑

狂风席卷凌厉的怒吼

金铁齐鸣刀剑相交

声浪滚滚山倾水倒

英雄豪气在奔腾的草原熊熊燃烧

篝火映红溢满胜利的脸庞

狂歌热舞灵魂贲张

深喉颂念缭绕的梵音传唱

瀚海山巅浑然一腔

苍穹在上 天籁共响

草原上回荡着淋漓的酣畅

唯有

唯有草原上的王者

还独自在旷野 仰头

凝视长空深处的天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