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黄居寀竹石锦鸠图

【名称】宋黄居寀竹石锦鸠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册页,绢,设色画,尺幅:23.6 x 45.7公分。
古木巨石旁,荆竹丛生,一弯溪水潺湲流过。一群斑鸠悠闲地在此休憩:有的展翅翱翔,有的在树枝上梳理羽毛作日光浴,有的低首翘尾地站在溪旁饮水,有的站在巨石上,摆出鞠躬、鼓颈的姿势,向下方的斑鸠“咕-咕-咕-”地鸣唱示好。
斑鸠俗称“粉鸟”,因为颈部羽色黑底白点有若珍珠,因此也名为“珠颈斑鸠”或“锦鸠”。斑鸠们平常多栖息在空旷的平野或树林,但因生性机敏,接近相当不易。在这幅作品里,画家以精妙的画笔捕捉这一幕斑鸠群集的画面,至为难得。此外,纵横乖张的古树枝枒、浓淡对比强烈的斑驳巨石、虚渺无际的溪畔,更为这幕自然增添不少奇幻诡谲的气氛。
这幅《竹石锦鸠》图旧传为五代、北宋间黄居寀(933-993左右)所作。黄居寀善画花鸟、怪石山景,以用笔细致、用色淡雅著称,对北宋初期花鸟画坛有著深远的影响。《竹石锦鸠》图里虽有黄居寀善画之怪石,但由於又有墨色浓淡对比强烈等南宋用笔特色,应是後人假托黄居寀之名的作品。全画描写生动细致,是一件宋代花鸟画佳作。
【作者简介】
黄居寀:(公元933年—?),字伯鸾,五代宋初画家。四川成都人。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形象逼真。官为翰林待诏,曾与他的父亲黄筌合作殿廷壁画、宫闱屏嶂,他的画风富丽,适合宫廷需要。他还画有《龙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画。《宣和画谱》中选入他的作品332件。传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绢本,上方有宋赵佶题“黄居寀山鹧棘雀图”8字,横书,辑入《故宫名画三百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