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发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伤寒发黄

伤寒发黄,病证名。外感病邪而出现黄疸。《景岳全书·杂证谟》:“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证见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湿热内郁者,证见烦热,脉缓滑,多汗,宜分消清利;阳明实邪内郁痞结胀满者,宜先下之,然后清其余热。伤寒发黄,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治宜双解,柴苓汤或茵陈五苓散主之;若内热甚而表邪仍在者,柴苓煎主之。若但有湿热内实胀闭等证而外无表邪者,茵陈蒿汤主之。若因内伤劳倦致染病伤寒而见发黄者,但察其本无湿热实邪等证,当以阴黄之法调补治之。《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指黄汗、黄疸、谷疸、酒疽、女劳疸等五种黄疸为伤寒发黄。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