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固穷
词 目 君子固穷
发 音 jūn zǐ gù qióng
释 义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出 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固穷:安于穷困;固:坚持、安守。斯:这就;乃。例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中的“斯”和这里的用法完全一样。滥:越轨;放肆。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安于穷困,小人遇到穷困,就会胡作非为了。”
在此,根据易中天教授的说法,此“固穷”的“穷”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无路可走”。在古代贫与富相对,贵与贱与对,而穷与达对应。所以此句应解释为“君子本来就是无路可走的”。说的更明白就是:君子的路是不好走,但君子还要走下去的,否则就是小人一般胡做非为了。
孟之观点:古汉语中“贫”与“穷”,意义不同。用现代汉语来解释,“贫”专指穷困、没钱;“穷”则与“达”相对,指没有官职、功名。君子固穷可以理解为(在黑暗的政治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操守,不随波逐流,“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②穷,小人穷斯滥矣③。”
【注释】
①兴:起。②固:固守,安宁。③穷斯滥矣:斯,就。滥,泛 滥,指胡作非为。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 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 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鲁迅白话文小说《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