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1.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副院长个人简介

[1]李海燕,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98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师从庞国祥教授;200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师从赵家良教授。主要从事屈光手术、角膜和眼表疾病等临床工作和相关基础研究。曾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国际眼科纵览》、《J Refract Surg》等国内外各类眼科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曾参与美国眼科学会《眼科临床指南(PPP)》中文译本、《角膜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不规则散光诊断与治疗》、《眼科精粹系列丛书》等多本眼科著作的编译工作,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多次在国内外眼科学术会议获奖。
现任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副院长,已成功完成角膜屈光手术(包括LASIK、LASEK等)数千余例。其领衔的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近视(准分子)专科,拥有国际先进的博士伦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和全套检查设备,为每位近视手术患者精心制定了多达15项严格的术前检查,全方位检查眼部情况,“量身定制”安全、完善的最佳手术方案。严密科学的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和手术护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近年来,专科已成功完成数万例屈光手术,医院近视准分子手术量一直位居上海市前列,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
专业擅长
★ 各类角膜屈光手术(包括LASIK、LASEK、EPI-LASIK、波前像差引导的屈光手术以及飞秒激光手术)
★ 各种角膜疾病的治疗
★ 角膜移植以及眼库工作
★ 各种眼表疾病的治疗
★ 干眼症的治疗(泪道栓塞治疗等)
★ 其他眼病的诊断和治疗
部分学术交流获奖情况
★ 2003年9月在第七届全国角膜病及眼表疾病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展示奖
★ 200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日论文演讲中获二等奖
★ 2004年9月在第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获得优秀展板奖
★ 2005年9月在第十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获得优秀论文奖
★ 2007年11月获得美国AAO年会优秀展板奖
近年来发表的眼科专业论著
李海燕&庞国祥:特应性角结膜炎的研究现状,《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2年第26 (4)期,P210-214。
李海燕&庞国祥:Laurence-Moon-Bardet-Biedl综合征1例,《眼科新进展》,2003年第23期,P55。
李海燕&叶俊杰: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年第25 (2)期,P223-227。
李海燕&庞国祥: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与干眼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年第27 (2)期,P67-72。
李海燕&庞国祥:瘢痕性类天疱疮眼部病变一例,《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第40 (2)期,P139-140。
李海燕&庞国祥:眼表粘蛋白的研究现状,《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4年第28 (3)期,P150-154。
李海燕&庞国祥:泪膜脂质层与干眼症,《中华综合医学月刊》,2004年第2 (9)期,P879-880。
李海燕&庞国祥&叶俊杰&郭立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泪膜功能的研究,《眼科研究》,2004年第22(6)期,P634-636。
李海燕&庞国祥&许卓再: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年第26(6)期,P675-679。
李海燕&庞国祥:眼表粘蛋白的调节因素:眼科新进展&2005&25(2)期,P187-189。
李莹&李海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角膜融解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第41期,P330-334。
叶俊杰&李海燕&孙鼎&闵寒毅&韩宝玲&胡天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第41(9)期,P803-806。
李海燕&赵家良&张华:腺伴随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转染的实验研究,《眼科新进展》,2006年第26(10)期,P737-739。
赵小虎&李海燕&孙同等: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并发症的临床观察,《眼科研究》,2006年第24(5)期,P529。
李海燕&赵家良:腺伴随病毒载体在眼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国际眼科纵览》,2007年第31 (1)期,P63-67。
李海燕&孙同&谭勇:两种方法进行薄瓣LASIK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眼科》,2007年第16 (3)期,P201-205。
李海燕&赵家良&张华:腺伴随病毒介导的神经营养素4基因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转染,《眼科研究》,2007年第25(7)期,P533-536。
李海燕&孙同&余克明等: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初步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年第25(8)期,P866-870。
李海燕&孙同&李莹,等: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对角膜切削深度的研究,《眼科新进展》,2007年第27(10)期,P764-766。
李海燕&孙同&谭等:角膜屈光手术中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的测量,《眼科新进展》,2007年27(11)期,P836-838。
李海燕&孙同&李莹等:不同品牌准分子激光机器对角膜切削深度的比较,《中外医疗》,2007年第1(18)期,P43-44。
李海燕&李绍伟:飞秒激光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国际眼科纵览》,2007年第31(6)期,P385-388。
李海燕&赵家良&张华:腺伴随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转染及生长特性的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08年第44(4)期,P354-360。
李海燕&张振平: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应用IOL Master进行白内障术前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相关测量的可靠性,《中华眼科杂志》,2008年第44(4)期,P365-366。
李海燕&孙同&谭勇:虹膜定位对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效果影响,《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年第26(5)期,P463-466。
李海燕&孙同&谭勇:LASIK术中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的相关因素分析,《眼科》,2008年第17(5)期,P301-304。
参与编译的论著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眼科诊疗规范(PPP)》(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 《神经眼科学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德国眼科精粹》(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 《 角膜: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
★ 《人工晶体与角膜屈光手术》(人民卫生出版社,待出版)
★ 《不规则散光》(主译)(科学出版社,计划2009年上半年出版)
2.《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男,生于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八日,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在泰山管委泰前居委会工作,居住于泰山箭杆谷。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泰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泰安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1年6月国画《碧霞祠晴雪》获泰山区庆祝建党七十周年书画摄影展三等奖;1995年1月被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认定为中级研究员;2002年5月话《深山藏古寺》刊登于《泰山文化广场报》;2002年9月为中国书画函授学泰安分校学员;2005年5月画《云涌峰秀》参加泰安市庆“五.一”、“五.四”书画展;2005年8月国画《岱岳云起》参加泰安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展;2005年10月国画《望人松》《仙人桥雪夜》参加泰安美术家作品展;2005年11月国画《访友图》在“新泰安、新风貌”艺术展活动中获三等奖;2006年6月国画《神仙府道人家》在首届“盛世中华”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展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6月被聘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和《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
祖辈居于泰山顶鹦哥店,本人生长在泰山的怀抱中,熟悉泰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少年时看到许许多多的画家来泰山写生创作,看到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勾勒着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观,就一路着看画,目睹着泰山的雄齐的景色,接受着朝夕烟云的熏陶,萌发着对艺术的追求。省吃俭用买来画册纸笔、反复临摹或进山写生,还时长下山来看画展,接触的画家多了,并向画家请教,并坚持伏案不惰,逐步小有成绩。不惑之年经常参加泰安市文联、美协举办的画展,还经常向报刊、杂志投稿,并多次获奖,作品被国内友人收藏。曾经到海南、云南、桂林、张家界、黄山、五岳等地域领大自然的神奇,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为下一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京剧演员【图】女,1964年生于河北山海关,著名程派青衣,199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中国京剧院一团主演、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艺术经历
1977年考入河北唐山地区京剧团,开始从事京剧表演艺术。1980年又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李文敏、周金莲、刘秀华、李喜鸿、贾世珍、张玉英、佟熙英等名师。199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系统学习了程派表演艺术。1994年从唐山京剧团调入中国京剧院。1998年考入中国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继续深造。
代表剧目
多年来刻苦学艺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础,常演剧目有:《玉堂春》、《英台抗婚》、《陈三两爬堂》、《梅妃》、《贺后骂殿》、《红鬃烈马》、《朱痕记》、《窦娥冤》(又名六月雪)、《荒山泪》、《锁麟囊》、《三击掌》、《孔雀东南飞》、《拾玉镯》、《铁弓缘》、《盗仙草》、《十三妹》、《战金山》等。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程派艺术的发展,先后创作排演了《宝马圆情》、《杜十娘》、《张协状元》、《秋色渐浓》等各种题材的新剧目,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从艺以来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1987年获全国首届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1997年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主角演员奖"。
1998年荣获中国剧协颁发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并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被全国戏曲观众评为“五小程旦”之首;2001年在第三届中国京剧节上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杜十娘》,荣获“优秀表演奖”。2002年获第三届京剧节“优秀表演奖”,2005年被上海东方电视台授予“东方京剧之星”称号。
活动年表
1983年3月17日,农历癸亥年二月初三日:纪念程砚秋逝世25周年演出举办
中央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局、中国剧协北京分会、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主办纪念程砚秋逝世25周年的纪念活动,自3月16日至3月22日连续演出了7场12个程派剧目。马彦祥为纪念活动委员会委员,并观摩了纪念演出的全部剧目。
参演人员: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江新蓉、林玉梅、张曼玲、吕东明、钟荣、王学勤、王凤莲、张丽丽、李海燕、刘桂娟。
参演剧目:《锁麟囊》、《六月雪》、《春闺梦》、《荒山泪》、《三击掌》、《武家坡》、《玉堂春》、《碧玉簪》、《文姬归汉》、《大登殿》、《青霜剑》、《贺后骂殿》。
1987年11月14日,农历丁卯年九月廿三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剧协、北京电视台、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共评出25名最佳表演奖、26名优秀表演奖。
最佳表演奖获奖名单
青衣组:董翠娜、张萍、刁丽、刘桂娟、李海燕、侯丹梅
1990年4月24日,农历庚午年三月廿九日: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唐山京剧团、北京京剧院青年团联合为亚运会义演
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唐山京剧团、北京京剧院青年团联合,于4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吉祥剧场举办为亚运会四场义演,意在抓住时机,推出程派李海燕、马派杜镇杰、张派王蓉蓉三位新秀,更有北京市少儿京昆艺术团7至11岁小学员献礼,表现了京剧之树长青。此次专场演出为李海燕的成名进京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李海燕演出剧目:《锁麟囊》、《荒山泪》、《窦娥冤》。
1998年,农历戊寅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李海燕(中国京剧院)获奖。
1998年6月27日,农历戊寅年闰五月初四日,14时:中国京剧院五次赴台演出第五天
中国京剧院、大连京剧团、山西京剧团在台北国家戏剧院举行公演第五天,此为中国京剧院第五次赴台演出。主要琴师有赵建华、李祖铭、胡启明,主要鼓师有苏广忠、李斌、孙砚军。
演出剧目
夜场(晚7时)
全部《锁麟囊》(李海燕,金佩芳,郑岩,袁慧琴)
1998年6月28日,农历戊寅年闰五月初五日,14时:中国京剧院五次赴台演出第六天
中国京剧院、大连京剧团、山西京剧团在台北国家戏剧院举行公演第六天,此为中国京剧院第五次赴台演出。主要琴师有赵建华、李祖铭、胡启明,主要鼓师有苏广忠、李斌、孙砚军。
演出剧目
午场(下午2点)
《玉堂春·会审团圆》(李海燕)
1998年7月1日,农历戊寅年闰五月初八日,19时:中国京剧院五次赴台演出第九天
中国京剧院、大连京剧团、山西京剧团在台北国家戏剧院举行公演第九天,此为中国京剧院第五次赴台演出。主要琴师有赵建华、李祖铭、胡启明,主要鼓师有苏广忠、李斌、孙砚军。
本晚演出为主要演员清唱,包括于魁智、杨赤(大连京剧院)、李胜素(山西京剧团)、江其虎、李海燕、黄玫、袁慧琴、陈真治、郑岩。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中华神韵》(作词魏子晨,作曲姚明,编舞林阳,演员袁慧琴、胡璇、李佩红、张晶、李海燕、杜鹏、张克、朱强、杨赤、陈俊杰;演出单位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华甸市歌舞团
1999年10月5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六日: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人民剧场戏曲演出第四天
庆祝国庆五十周年戏曲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第四天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锁麟囊》(李海燕,李佩红,张火丁,李世济)
1999年11月,农历己卯年:李少春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演出举行。演出剧目(多场)《坐宫》(裴艳玲,李海燕)
2000年5月13日,农历庚辰年四月初十日,19时30分:2000年5月13日长安大戏院演出
长安大戏院本晚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挡马》(黄桦,戴军)
《陈三两爬堂》(李海燕,陈国森,张威,徐立群)
2000年10月5日,农历庚辰年九月初八日:北京人民剧场2000年10月5日演出
本日人民剧场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宝马圆情》(李海燕,张威,管波,侯连英)
2000年12月24日,农历庚辰年十一月廿九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第一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
本日演出阵容:赵永伟(《挑滑车》饰高宠)、李胜素(《宇宙锋》饰赵艳容)、魏积军(《将相和》饰廉颇)、张火丁(《白蛇传·合钵》饰白素贞)、赵永墩(《火判》饰火判)、李海燕(《宝马圆情·打路》饰黄桂英)、邓敏(《杨门女将》饰穆桂英)
2001年1月1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七日,下午:中国京剧院举行“新世纪演唱会”
中国京剧院在北京人民剧场以一台“新世纪演唱会”揭开了21世纪初年“新春贺岁演出季”的序幕。
首先上场的是于魁智演唱《大登殿》选段。接着李海燕、耿巧云、于丽、张建国、张火丁、江其虎等10几位中青年演员陆续上场,演唱了自己的拿手好戏;杜近芳、李世济、冯志孝、耿其昌等极负盛名的老艺术家也纷纷登台,各展看家本事,为观众演唱了各自的经典名段。
2001年1月9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在长安戏院举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潘震宙、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牧、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评委出席了闭幕式并向获奖演员颁奖。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员分成25台节目进行评比展演,经过评委会的评选,荣誉奖和一、二、三等奖各有得主。李海燕(中国京剧院)获得荣誉奖。
2001年3月18日,农历辛巳年二月廿四日,13时30分:中国京剧院二团2001年上海演出第三天
中国京剧院二团赴上海演出第三天。
午场(13时30分)
全本《玉堂春》(李海燕,江其虎)
2001年6月9日,农历辛巳年闰四月十八日:中国京剧院八次赴台演出新闻发布会举行
“中国京剧院大汇演”台北新闻发布会举办,于魁智、李海燕等出席。这是中国京剧院第八次赴台湾演出。
6月13至20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京剧大汇演,演出十场近20个剧目。
演出团除中国京剧院二团的于魁智、李海燕、江其虎外,还邀请了上海京剧院的奚中路、北京战友京剧团张萍、杨燕毅、沈阳京剧院李静文参加演出。
演出的剧目包括《杨家将》、《朱痕记》、《三家店》、《搜孤救孤》、《锁麟囊》、《玉堂春》等。
2001年12月16日,农历辛巳年十一月初二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南京闭幕。本届京剧艺术节共有24台节目参加演出。本届艺术节首次进行单项奖评选。李海燕《杜十娘》中饰杜十娘获得优秀表演奖。
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京韵大歌舞《喜洋洋》(李海燕、于兰、杜镇杰、朱强、魏积军、安平、翟墨、郭跃进),京剧流派联唱“国粹流金”《锁麟囊》选段(李海燕、李佩红)
2003年1月5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三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5日演出
本日长安大戏院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锁麟囊》(李海燕,李佩红,张火丁,刘桂娟,迟小秋,马帅)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姹紫嫣红(梅尚程荀)《梅妃》(李海燕)
2003年2月1日,农历癸未年正月初一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一天
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一天,在政协礼堂举行。本日为《迎新春名家演唱会》,参演的演员有(以姓氏笔画为序):刁丽、于万增、于魁智、邓敏、冯志孝、刘长瑜、江其虎、宋小川、张火丁、张建国、张连祥、李岩、李胜素、李海燕、李维康、杨春霞、吴钰璋、陈真治、陈淑芳、耿巧云、耿其昌、袁慧琴、黄炳强、管波、魏积军。
2003年2月3日,农历癸未年正月初三日,14时: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三天
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三天,在政协礼堂举行。
演出剧目
夜场(19时15分)
《锁麟囊》(李海燕,王芳)
2003年2月5日,农历癸未年正月初五日,14时: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五天
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五天,在政协礼堂举行。
演出剧目
夜场(19时15分)
《梅妃》(李海燕,甄建华,陈国森)
2003年12月6日,农历癸未年十一月十三日,晚:北京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第一场
由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京剧院纪念艺术大师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巡回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本晚开幕式上,除李世济、迟小秋、张火丁、李海燕、刘桂娟、郭伟等程派传人分别演唱程派经典名段,李维康、于魁智、张建国、孟广禄、尚伟、李国静等两代著名演员也分别演唱各自的拿手唱段。
2003年12月7日,农历癸未年十一月十四日,晚:北京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第二场
由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京剧院纪念艺术大师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巡回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本晚演出《红鬃烈马》,刘桂娟的《武家坡》、《算军粮》,由杜镇杰饰演薛平贵;《银空山》由田冰主演代战公主,《大登殿》则由李海燕、于魁智、张岚、管波分饰王宝钏、薛平贵、王母和代战公主。
2003年12月8日,农历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晚:北京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第三场
由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京剧院纪念艺术大师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巡回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本晚先由李海燕演出她创演的程派新戏《宝马圆情》中《打路》一折,大轴是沈阳京剧院迟小秋的拿手戏《碧玉簪》。
2003年12月13日,农历癸未年十一月二十日,晚:天津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第二场
中国京剧院在天津举办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由天津市演出公司承办,在中国大戏院上演。第二场由李世济携徒李海燕合作演出全部《锁麟囊》。
4.武汉大学副教授女,1965年生,河南新乡人。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博士在读,副教授。主要从事生命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论 文
1、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探讨,《独著中华医学丛刊》2001年第1期
2、 爱国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忧患意识,第二作者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 论我国优良的家庭道德教育传统,《文史哲研究》2001年第1期
4、 高新技术中的伦理问题及其教育原则,《医学与社会》2002年第6期
5、 邓小平的量化决策思想,《郧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12期, 第二
6、 基因诊断技术中的伦理及其教育问题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年第 6期
7、 儒家的仁爱原则和传统医德,《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著 作
1. 《公共关系学》,第3副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人文社会医学导论》,参编,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参编,第2作者,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医学伦理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5. 《中国重大文史公案》,参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6. 《医学伦理学》,参编,2002年12月
科研项目
1、基因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2001
2、“两课”教学法研究,参与。2001,0、8 万元
3、武汉地区医科大学生医德教育跟踪调查,参与,2001,0、5万元
5.沈阳化工学院讲师1975年生,生物工程教研室教师,讲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主讲《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工程科技英语》等课程。除教学工作以外,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与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参加省教育厅项目2项,在《植物生理学通讯》、《沈阳化工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6.八一农垦大学副教授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系,1999年9月攻读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年7月获本校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农业部、省基金及农垦总局课题8项,获得成果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7.北京大学汉语学院副教授女,副教授。1971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原汉语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汉语学院工作至今。1997年9月赴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院任教一年。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曾任口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2003年10月赴英国牛津大学汉语教学中心任教半年。
[学术研究]
一、研究领域
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词汇及测试
二、发表论文
1)李海燕:谈初级汉语课文教学中的“听读”训练,《北大海外教育》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2)李海燕:由留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错误问题谈对外文言教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系系刊,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出版社,1998.12;《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李海燕:“一下子”与表示短时间的几个副词,《华文教学与研究》(广州华苑学术版),2000年第3期
4)李海燕:从教学法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语料编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5)李海燕、赵昀晖:留学生看图说话中的词汇量调查,第七届全国汉语教学讨论会,2001年7月,四川成都。《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6)李海燕、蔡云凌、刘颂浩:口语分班测试题型研究,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2002年8月,上海。《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4期
7)刘德联、李海燕:对外汉语教学评估偏差分析及纠偏对策,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2003.10,人民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8)李海燕:“是……的”的语用分析,《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三、承担科研项目
1)2000年—2002年参加国家汉办项目(共3人:杨德峰、任雪梅、李海燕):“中越合编基础汉语教材及教师手册”。(共三册)2002年底已经结项。本人执笔全部课文(共65课)和第三册教师手册的编写。
2)2003年9月参加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重点项目(共6人:刘颂浩、蔡云凌、汪燕、李海燕、马秀丽、朱勇):“听”“说”的水平等级标准的系统划分和描述,2004年2月完成研究报告:《听、说的水平等级标准的系统划分和描述》,6万7千字
3)2003年5月承担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科研项目:第二版口语系列教材编写,本人承担其中《初级汉语口语》第1册具体编写工作。教材已于2004年出版。
4)2003年5月参加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科研项目:视听说教研室信息资料建设。已完成。
5)2005年承担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科研项目:《初级汉语口语》教学参考用书编写。已完成。
6)2005年参加北京大学主干基础教材《新丝路商务汉语分技能系列教材》项目,(李晓琪主编,李海燕、林欢、崔华山编写)。
四、出席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汉语教学讨论会,2001年7月,四川成都
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2002年8月,上海
[出版教材]
1.戴桂芙、刘立新、李海燕:《初级汉语口语》(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
2.李海燕:《文言津梁》,SLOVENIA卢布尔雅那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3.李海燕:《汉语快易通——初级口语听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4.杨德峰、任雪梅、李海燕:《中越合编基础汉语教材》,2002年
5.李海燕:中国古代文化故事(第二辑)《中国戏曲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6.戴桂芙、刘立新、李海燕:《初级汉语口语》(第二版)1、2册及提高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该套教材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程》重点立项
7.李晓琪主编,李海燕、林欢、崔华山编著:《新丝路商务汉语考试仿真模拟习题集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教学情况]
担任过初级、中级、高级等各个等级的口语课、精读(语法)课、商务汉语课、报刊阅读课、古代汉语课、听力课、语音实验室课,以及用日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课,并多次举办过主题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北京的胡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文化讲座,教学对象包括汉语进修生、预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
[获奖情况]
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社会工作]
1.于2003年初参加完成了国家汉办第二届国际“汉语桥”中文比赛的问答题目的设计制定工作。
2.在斯洛文尼亚任教期间,面向社会开办了中国戏曲讲座。
3.多次参加学校的戏曲演出活动,同时在《中国戏剧》、《中国京剧》等级刊物上撰写有关传统戏曲的散文数篇。
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硕导女,1964年出生。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临床药物研究机构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就职于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994年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1999年晋升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2003年8月至2005年4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血管内超声中心实验室及心导管室做访问学者。长期以来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发表文章10余篇。3篇摘要分别被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54th Annual Scientific Session (03-06-2005) 和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25th Anniversary Meeting and Scientific Session (04-06-2005) 接受,两个会上均有发言。参加编写专著3本。
9. 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图)

现任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画院院士,北京京华兰亭书画院院士. 首创牡丹仿生体曾获二十一世纪书画审美大展金奖,中国艺檀名师诸贤精品大典金奖,第六届国际书画审美大展金奖. 作品曾发表于中华名人大典,人民日报,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
10.山东大学研究员男,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1987年7月山东矿业学院本科毕业。先后在新汶矿务局协庄煤矿快掘一区任技术员、技术科

副科长、科长,新汶矿业集团科技处主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巨野矿区建设筹备处主任工程师,2006年10月属人才引进调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其中1992年9月由新汶矿务局评定晋升为工程师,1997年9月由煤炭工业部评定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4年10月由山东省评定晋升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先后主持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采准巷道组合锚杆支护;煤炭工业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新汶矿务局困难条件下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国家经贸委科技攻关项目——600米特厚表土层冻结法施工技术;山东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600米特厚表土层钻井法施工技术研究;作为项目主要人员参加了“千米深井巷道锚杆支护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应用地应力设计沿空掘巷锚杆支护新技术”、“高强度预拉力钢绞线锚杆支护及快速安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立井井筒大水量注浆堵水技术”、“矿井采动地表水害和废弃地综合治理技术”、“新汶矿区水资源规划及综合利用研究”、“煤系硫铁矿干-湿法生产不溶性硫磺新技术”、“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技术进步综合评价研究”等20项国家和山东省立项的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12项。在《煤炭科学技术》、《岩土工程学报》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刊物发表论文26篇,先后被评为新汶矿业集团优秀科技工作者、技术拔尖人才、泰安市革新能手、山东省技术创新人才、山东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孙越崎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研究方向: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软岩巷道支护、煤巷锚杆支护、光面爆破技术、工程项目(企业)管理等。
11. 资深传媒人士(图)个人简介

男,生于一九八七年四月四日,汉族,一直混迹于广告传媒行业,现任大恒广告策划部总监。知名策划人、《译言》网络新闻小抄团队编辑、榕树下中文网版主、沐艺青华文学社社长。
职业经历
一直涉足于广告和传媒行业,具备广告传媒行业资深策划经验,先后供职于电视台、杂志社和广告公司,并成功组织过新车上市、自驾游节油大赛、商城开业及促销活动等方案,在业界后起之秀中有一定影响力。
先后服务过会展公司、营销策划公司、旅游公司、餐饮娱乐公司、电子商务和专业网络公司,综合能力得到大家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李海燕,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从事临床一线工作10余年。理论扎实,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常规及危重病人的抢救。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疾病医院学习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尤其是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目前专攻临时、永久起搏器等介入手术。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