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三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扬 州 三 首》

杜 牧

炀帝雷塘上,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王佩杂繁缨。

格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牛僧孺节度淮南,杜牧于大和七年(833)来到扬州为节度府掌书记,九年(835)方离开扬州,与扬州关系密切。后历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官。其诗豪健跌宕,意境深远,风格多样。七绝格调响亮,情致豪迈,有类杜甫,故有“小杜”之称。有《樊川文集》。

[注释]

雷塘土:雷塘位于扬州城北十里。原有湖泊,汉代称雷陂,唐称雷塘。隋炀帝陵墓在此,今犹存,现经整修,为扬州北郊名胜。

旧楼:指迷楼。

水调:原注:“炀凿运河,自造水调。

暗游:夜游。

紫茸裘:细软的毛皮衣。

萤苑:隋炀帝曾在城西北丘陵地带的大仪乡建萤苑,凡夏秋夜出游山,常“征求萤人数斛”,放之以为乐。

斗鸡台:即吴公台。

金络:又名金络索,系雕用的金链子。

鸾环:用翠鸟羽毛做成的环形饰物。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

红锦:成都所产的红色织锦。

“越橐”句:谓从南方运来的沉香袋子多得成了堆。越橐,汉代陆贾出使南越,南越王赵佗送给他一个袋子,内装珍奇宝物。后泛指贮藏宝物的袋子。水沉,木名,即沉香。

“ 处处”、“淮王”两句:意为扬州到处都是好地方,淮王仙去为什么不化鹤回来看看呢?华表,古代立于宫殿、城垣或陵墓前的石柱。据《搜神后记》,汉代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乡,停在故乡城门的华表柱上。淮王,指淮南王刘安。传说刘安曾随八位神仙白日升天。

两重城:唐时扬州蜀冈之上为子城,冈下为罗城,故曰“两重”。

繁缨:络马的带饰。

“轴”句:意谓以漕渠(指运河)沟通天下,以昆仑山的余脉蜀同作为扬州城的轴心,这城市确实是够雄壮的。 ,沟通、引导意;轴,轴心或枢要。鲍照《芜城赋》:“ 以漕渠,轴以昆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