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态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分子生态学概述

分子生态学是90 年代初新兴的一门生态学学科分支,它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背景出发,对分子生态学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Burke 等(1992)和 Smith 等(1993)分别在《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的创刊号和第二期首卷的社论中解释了分子生态学的概念。这个概念注重动植物和微生物(包括重组生物体)的个体或群体与环境的关系,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一个很好的界面。它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研究生态学或种群生物学的方方面面,阐明自然种群和引进种群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评价重组生物体释放对环境的影响。向近敏等(1996)则将分子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和微观生态学对应起来,认为分子生态学是研究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与其分子环境关系的。这个概念强调有生命形式的细胞内寄生物(如分子形式的病毒等)及其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和分子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态和病理失调态的分子机制,从而提出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的措施和方法。

Burke 等(1992)的结论说明了 《Molecular Ecology》中所发表文章的范围:①分子群体生物学,包括群体和进化遗传学、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②分子环境遗传学,包括种群生态学及基因流、重组生物体环境释放的生态学方面和自然环境中的遗传交换;③分子适应,包括遗传分化及生理适应、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一些方法和技术等。如果从一般意义上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理解分子生态学的话,上述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分子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来理解。当然,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不仅仅限于此,正如 Smith 等在《Molecular Ecology》第二期首卷的社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分子生态学不是简单的分子技术在生态学问题中的应用,而是代表着一个新兴的学科,具有着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互交叉的强大活力。

分子生态学的涵义

分子生态学的诞生是以1992年《Molecular Ecology》创刊为标志的。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它是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特点是强调生态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的紧密结合,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解决种群水平的生物学问题。

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结合被认为是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但是从分子生态学的历史来看,它与群体遗传学-生态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三个学科的研究工作所用的手段既包括DNA水平的,也包括同工酶等水平的。由此可见,分子生态学并非是生物学术在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简单运用,而是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它是围绕着生态现象的分子活动规律这个中心进行的。包含了在生物形态-遗传-生理生殖-进化等各个水平上协调适应的分子机理。

分子生态学作者: (英)比毕,(英)罗 著,张军丽 等译

出 版 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分子生态学

[1]出版时间: 2009-10-1

开本: 16开

ISBN: 9787306034540

定价:¥48.00

内容简介生态学,一门研究个体和物种如何与其所处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由于涉及一个新的分子研究学科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生态学中的相互作用可以比从前更加详实和准确地被研究和认识。 《分子生态学》为初涉进而了解这个魅力无穷的学科领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本书从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历史开始,其中概括了自然史、遗传学与进化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分子种群遗传学、亲缘地理学相关领域,以及分子生态学在保护生态学中的相关方面。章节是独立编排的,包括基础信息、感兴趣的问题,着重于各种分子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以及大量相关例子的列举。本书还包括两个实用而详细的当前有关分子生态学实验与分析方法的附录。

涵盖这个新学科领域的第一部本科教材。

展示了分子生态学作为实践证明而非只是理论研究工具方面的能力及巨大潜力。

所有章节中清晰的图片资料贯穿了整部教材。

包含了扩展和更新的参考书目,易于读者对原始研究文献进行查找。

目录1 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史

引言

分子生态学的进化观

生态学中的遗传学

分子生态学中的里程碑

今日的分子生态学

小结

2 生态学家的分子生物学课程

引言

核酸与生命的共同起源

DNA和RNA的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

基础免疫学

遗传密码与基因表达

基因组结构:概述

非编码NDA

功能(编码)DNA

分子生态学中的质粒和遗传操作

突变

进化与突变率

小结

3 物种、个体和性别的分子鉴定

引言

物种问题

个体鉴别相关案例

性别

个体碎片鉴别

分子鉴定方法:概评

小结

4 行为生态学

引言

从单配性到多配性

雄性的繁殖成效

雌性的繁殖成效

后代的性比偏向(偏性比)

协同行为

觅食与扩散

由行为引起的物种形成

小结

5 种群遗传学

6 分子及适应变异

7 亲缘地理学

8 保护遗传学

9微生物生态学

10 分子生态学与遗传修饰生物

附录1 分子生态学实践

附录2 分子生态学中的分析方法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