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过氧化物效应(英文:peroxide effect)

又称卡拉施效应。1933年卡拉施(M. S. Kharasch)等人发现,在光照或过氧化物存在下氢溴酸与不对称烯烃反应,生成的加成产物与按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则所预测的结果正好相反。例如:发生这种“反常”加成的原因是由于光或过氧化物的作用,产生了自由基,发生了自由基加成反应,这种“反常”的加成作用,称为过氧化物效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在空气或过氧化物存在下,烯丙基溴与溴化氢生成的产物为1,3-二溴丙烷:

是反马氏加成产物。

实验发现,当有过氧化物存在时,HBr与烯烃的反应是自由基加成。特别注意:烯烃的过氧化效应只适应于HBr,HCl与HI无此反应。因为HCl离解较大,不易均裂产生Cl· ,HI虽能均裂产生I· ,但 I· 的活性太低,难与双键进行加成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