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行兑换券

【名称】大清银行兑换券
【铸市概况】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因户部改度支部,户部银行亦改称大清银行。宣统二年(公元1910 年)度支部颁布“币制则例”,规定纸币由大清银行发行,名曰 “大清银行兑换券”。民国初年,财政部印刷局将四种票版印了一套特殊的样票以作纪念。而将原票上的“大清银行兑换券,改成 “财政部印刷局”。
【货币形状】清王朝为筹发上述纸币,特在京设置印刷钞票的印制厂,并以重金聘来美国L·弗莱切技师雕刻制版。这套纸币正面均印有醇亲王载沣肖像(其时,宣统帝年幼,由其父载沣摄政),正面为黑色。背面分别为黄、蓝、紫,绿等色。由于此时适逢辛亥革命,但这套筹划中大清银行兑换券也同样遭到“寿终正寝”之命运;由财政部印刷局改的“大清银行兑换券”,还特加印注一段文字:“此系大清银行票版工作未及三分之一而清社已屋,此次特补刻竣事采入样本中作为纪念品”。
【珍品程度】度支部为征求纸币图案及颜色的意见,曾印制了八套三十二张试色样票,其设计大方,色彩鲜艳,印刷精致逗人喜爱,故素为集钞者所珍视,大清银行兑换券,一级,值黄金100克。这种特殊的“纪念品”大清银行样票存世甚鲜,故尤为难得。“宣统三年陕西大清银行兑换银票”三级,值黄金40克,以及官私号银票数件均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