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测震学中,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称为远震。如果把测量点作为地球的一极,穿过地心和测量点相对应的为另一极,中间的距离按照和地心与测量点之间的张角划分为180度,也可以说震中距在10度以内的称为近震,10度——105度的为远震,105度以上的称为极远震。对于远震和极远震,不能再象近震一样认为地震波是直线传播的,必须考虑地震波在传播时的折射。从震源发出,一路不断折射传播过来的横波叫做S波。它是远震测量中的第二震相,可以和P波一起进行浅源地震的定位。

S波(S-wave or secondary wave)是二种体波(体波的命名是因为此波穿越地球内部,相对于体波的是表面波)中之一。它是因地震而产生的,被地震仪记录下来。命名为S波(secondary wave)是因为它的速度仅次于P波(最快的地震波)。S波的S也可以代表剪力波(shear wave),因为S波是一种横波,地球内部粒子的震动方向与震波能量传递方向是垂直的。S波与P波不同的是,S波无法穿越外地核。所以S波的阴影区正对著地震的震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