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痧块

痧块,证名。指痧胀经刮、放外治以后,余毒稽留于气分、血分,结成痧块。《痧胀玉衡》:“痧毒留于气分,成气痞痛;留于血分,成血块痛,壅于气积阻滞,成食积块痛。盖因刮痧、放痧稍愈,痧毒未尽,不用药以消之之故。施治之法,在气分者,用沉香、砂仁之类治之;在血分者,用桃仁、红花之类治之;食积阻滞者,用卜子、槟榔之类治之;或气血二分俱有余毒者,当兼治之;若更兼食积所阻,有余毒者,当并合治之。”参见痧、痧胀等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