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舞
大自然中的鹤舞生活在我国东北平原上的丹顶鹤每年四月初发情期间,雄鹤主动求爱,引颈耸翅,总是“嗝——嗝”地叫个不停,而雌
鹤舞初春鹤则随着翩翩起舞,报以“嗝啊——嗝啊”的回答,雄鹤、雌鹤对歌对舞,你来我往,一旦婚配成对,就偕老至终。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两只仙鹤载歌载舞,歌声悠扬,舞姿婆娑,事后两只仙鹤又能白头偕老,因此自古以来,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把丹顶鹤择偶过程中对歌对舞看成吉兆,美其名曰“鹤舞”。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野生丹顶鹤被一直作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加以照顾,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到东北观鹤舞已经成为“驴友”们到东北,特别是吉林必不可缺的旅游项目。
朝鲜族的鹤舞简介
《鹤舞》最早只是大型宫廷歌舞“五方处容舞”中的一种穿插表演形式。到了李氏王朝时期,鹤舞在表演上有了新的变化:两只鹤围绕两朵莲花进行舞蹈,成为独立的《鹤立莲花台舞》。鹤舞传入中国已有百年的历史,经民间艺人的重新加工和整理,使其更为完善,并得以在民间流传,深受群众的喜爱。解放初期在延边地区各县市普及,目前在安图普及最为广泛。鹤舞主要通过模拟鹤的悠闲动作,如搭颈、啄鱼和摆臂等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朝鲜族人民崇敬仙鹤的精神信仰和对善与美的强烈追求。鹤舞经由朝鲜移民传入中国。1952年,安图县万宝乡(现为万宝镇)农民业余文艺汇演时,鹤舞第一代传承人金再善表演了“鹤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和整理,鹤舞得以流传。1989年,在全州文艺汇演中,安图县代表队表演了《鹤舞》,获得第一名。1997年《鹤舞》被收入由国家文化部主编的《中国朝鲜族舞蹈集成》一书
鹤舞中。
我国朝鲜族长期从事北方水稻生产。为了便于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和管理,他们多采取集体劳动、相互协作的劳动形式。人们每逢下地,都将“扁鼓”和“唢呐”与农具一起带往田间。休息时,人们便在明快的鼓乐声中即兴起舞,以欢乐的歌舞荡涤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即兴歌舞便逐渐形成了游乐性的朝鲜族民间舞蹈,贯穿于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之中。
朝鲜民族自古以飞鸟为民族图腾,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他们把“鹤”视为天界与神仙相依的飞鸟而称作“仙鹤”。随着科学的进步,虽然人们思想中宗教色彩逐渐淡化,但对仙鹤的喜爱与崇敬却始终留存。人们把仙鹤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把仙鹤栖息之地认作是吉祥之地。据说,朝族男子在一身素白衣裤外另罩一件黑色背心的传统服饰,是来源于对“仙鹤”白羽黑翅的仿照。而且,在出席正式场合时,还要特地戴上一顶犹如“鹤冠”的黑色纱帽,给人以高贵、素雅之感。
《鹤舞》出现早期,舞蹈者的服装就像丹顶鹤的复制品一样,逼真至极。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传入我国的《鹤舞》由于民间艺人的加工,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与朝鲜半岛上的《鹤舞》差别越来越大。这些变化在服装上体现得最明显。舞者的服装用羽纱缝制,一般染成青色,双手拇指和食指上固定用竹筒削制的长长的“鹤喙”,利用舞者灵巧的双手来表现丹顶鹤对歌的优美情景。表演之时,虽然只有一位舞者在舞台上表演,但看起来却像一对仙鹤在对舞,亦真亦幻。
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很难发展,专业表演机遇越来越少,发展举步维艰。有表演才能并掌握鹤舞艺术的人才老龄化,骨干力量流失严重,老、中、青、少年人才断档,青黄不接,致使鹤舞面临濒危。
特点
《鹤舞》主要通过模拟鹤的悠闲动作,搭颈、啄鱼和摆臂等动作,描绘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态,形象地表现了朝鲜族人民崇敬仙鹤的精神信仰和对善与美的强烈追求。它是朝鲜族民间舞中唯一的鸟类假面舞,其动律和动作以模拟鹤的形态,特征为明显标志、朴素、柔和、舒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
《鹤舞》起源历史悠久,朝鲜族独有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它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研究的价值,对于研究朝鲜族舞蹈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舞蹈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对《鹤舞》保护
由安图县传承、挖掘和整理的朝鲜族传统舞蹈“鹤舞”,以其较高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日前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鹤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去年,安图县将鹤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初正式通过。针对缺乏专业人才,相关理论研究水平低的实际,从去年开始,安图县政府每年拨出专款两万元,用于人才培训和建立表演基地,并成立了安图县朝鲜族艺术培训中心,把鹤舞列为培训内容重点。今后,安图县将在旅游景区建立以《鹤舞》为主要内容的舞蹈表演队,建设以鹤舞为重点的民俗文化体系。
不过,我国在试图把《鹤舞》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却受到韩国的质疑。韩国很多人认为,我国朝鲜族的“本国”是朝鲜和韩国,而《鹤舞》最早也是在韩国先出现的,因此中国并没有为《鹤舞》申遗的资格。对此,我国一些资深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的《鹤舞》是在朝鲜半岛上原有的《鹤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在经过近1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鹤舞》已经独树一帜,与韩国的《鹤舞》差别很大,因此我国完全可以为安图县《鹤舞》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