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木刻

即“木版画”,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是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使用的木版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等。用纵剖板面刻制的叫木面木刻,用横断板面刻制的叫木口木刻。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画面者,叫阳刻,以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画面者,叫阴刻;也有阴刻、阳刻混用者。运用多块木版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套色木刻。又因拓印使用的颜料性质不同,分为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等。过去木刻多用以复制绘画作品,绘、刻、印三者分工,称为复制木刻。现代木刻由作者自画、自刻、自印,充分发挥刀木所特具的艺术效果,称为创作木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