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wú wèi

(1) [unsavoriness;tasteless;unpalatable]∶没有味道。

(2) [dull;uninteresting;insipid]∶毫无趣味,枯燥。

1.谓平淡无奇,不含深致。《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河上公注:“言极平常也。” 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你这样一个老实人,改邪归正了,那真成了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老东西了。”

2.没有滋味;没有兴味。《淮南子·原道训》:“无味而五味形焉。”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词:“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茅盾《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3.没有气味。 三国 魏嵇康《乐论》:“乾坤易简,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