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明
1、历史人物何克明(He Keming)
何克明(1292~1368)字日升,号楚庵,元衡山义城乡十三都(今衡东县白莲水库)人。延祐四年(1317),湖广乡试,高居榜首。次年,赴大都(今北京)会试,廷试连获第一,三元及第,在湖广间享有盛名。中状元后,任过上高县知县、衡州路推官。因在衡州路政绩卓著,被召回京师任国子监丞。明朝北伐军攻克大都时,因父丧,在家守制。元亡明兴,没有应召出仕。晚年杜门谢客,从事著述,著有《周易集解》、《诗经笺注》,可惜二书已散失。遗篇只有昔年廷试时所作的《云梦赋》还保留在旧县志中,此赋对振兴桑梓文风,有过良好影响。
2、浙江大学副教授男,1944年5月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杭州大学。曾任职于杭州发电设备厂。现任职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物理系。主要贡献:在《物理》、《大学物理》、《仪器仪表学报》等13种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1篇论文和译文。在美国国际权威刊物《OpticsLetters》和《AICHEJOURNAI》中发表了2篇论文。发表在《OpticsLetters》中的论文已被SCI收录;发表在《AICHEJOVRNAI》中的论文被SCI和EI同时收录。此外,还在国际会议发表过2篇论文。1994年出版了合编的《大学物理实验》一书。1999年出版合编的由浙江省教委立项的跨世纪教材《大学物理学》一书。
3、上海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1894~1989年)又名公男。祖籍南京,生于上海。回族。家贫,仅入塾3年。14岁为十六铺锦泰义洋布店学徒。元宵之夜,被灯彩吸引,遂与彩灯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清宣统元年(1909年)满师后,做小生意度日。宣统三年在游乐场所设摊出售彩灯。所扎之灯,推陈出新,运用搓、扎、剪、贴、裱、糊、描、画等多种技法。造型生动,色彩浓郁,以仙鹤灯、凤凰灯、孔雀灯闻名。人称彩灯何。民国16年(1927年)后继承父业,经营何万兴糕团店。暇余仍扎灯出售。八一三事变,迁南阳桥,改设新万兴食品店。拒为日本人扎灯,改名匿居他处。解放前夕,重病缠身,贫病凄凉。1950年,在市长陈毅关怀下,治愈重病,重返艺林。寓南昌路127弄4号。1953年,为华东工艺美术观摩会创作大型彩灯百鸟朝凤,引起轰动,获华东地区民间工艺一等奖,作为毛泽东六十寿辰贺礼送京今藏北京博物馆。1956年,入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57年,出席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1964年被评为工艺师。作品常作为国家礼物馈赠外国元首。“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76年平反。1986年被授予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7年被国家轻工业部任命为高级工艺师。其作品以动物立体造型为特色,形成江南灯彩流派,有江南灯王之誉。代表作有双龙戏珠、龙舟、金鸡三唱、孔雀开屏等。1980年起,任上海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区第五、六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