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拉古城
中亚古代粟特城市。位于今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布哈拉州首府布哈拉城的范围内。“布哈拉”为梵语﹐意为“寺院”。该城的始建年代不晚于1世纪。709年被阿拉伯人占领。8世纪初已是中亚商业﹑手工业和文化的一大中心﹐与伊朗﹑印度﹑中国有商业往来。9~10世纪为萨曼王朝首都。此後曾为哈拉汗王朝﹑西辽﹑蒙古﹑乌兹别克等游牧民族交替占领。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为布哈拉汗国首都。中国历史文献从《魏书》开始即有记载﹐并先後有忸密﹑安国等名﹐又译为布豁﹑捕喝﹑蒲华﹑不花刺﹑卜哈儿﹑卜花儿等。由于城内现代建筑稠密﹐考古工作仅能作零星调查。
据文献载﹐8世纪时﹐该城面积约35公顷﹐平面近於方形﹐城墙高大﹐每边中央有1城门﹐西边另有3门。城内两条大街在城区中央成直角相交﹐城区西面有一城堡﹐面积3.5公顷﹐内建宫殿和寺庙。849~850年﹐城区周围的附城建起城墙﹐有城门11座﹐城市比8世纪初扩大了4倍。至10世纪﹐在附城的外围又添筑一圈城墙﹐内部多设市场﹐外围则建有堡寨和园囿。9~12世纪﹐该城是中亚仅次於木鹿(见木鹿城址)的纺织中心﹐所产棉布远销埃及和拜占庭﹐另有玻璃制造﹑红铜加工﹑磨面等业﹐是欧亚商道重镇。现今布哈拉城内保存古建筑约达 140处﹐故又有“博物馆城”之称。主要遗迹有 907年的萨曼王伊斯马义萨曼陵墓﹑包括清真寺和经学院的12~16世纪波伊-卡良建筑群以及宫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