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墙

基本资料拼音qiáng,繁体:墻

ㄑㄧㄤˊ

郑码:BEJJ

U:5899

GBK:C7BD

笔画数:14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12431252511

详细解释墙qiáng[名]

⑴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杜甫《石壕吏》

⑵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⑶门屏:萧~(喻内部,如“祸起~~”)。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⑷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墙qiáng[医]

⑴用砖石垒起的障碍,用喻指肌肉。

《灵枢·经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

⑵指面部蕃蔽部分,即颊侧,耳门处。

《灵枢·天年》:“使道遂以长,基墙高以方。”《墙》 ---舒婷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我对墙的妥协,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姓氏起源

⑴源于周代。墙为周王朝所属地名,居者以地为姓,称墙氏。

⑵源于元末。相传元末红巾军元帅、陇蜀王明玉珍,因曾避乱于城墙边获救,其后代子孙遂有一支改姓墙,称墙氏。

始祖:明玉珍。

迁徙分布

墙姓为罕见姓氏,早期主要生活于四川、重庆一带,以蜀郡为郡望。因史籍记载极少,故迁徙情况不详。如今在四川、安徽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墙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电影《墙》导 演:王铿

编 剧:司马才华 程刚

主 演:李清紫罗莲黄曼梨 卢敦

上 映:1955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黑白

类 型:剧情片

故事梗概

青年夫妇金帆和静萍的三口之家,生活美满。静萍在南洋的母亲生病,为了给母亲筹集治病的钱,静萍到舞场去唱歌。金帆觉得静萍此举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到静萍工作的舞场去捣乱,脸上也挂了彩。夫妇俩不仅在思想上有了一堵墙,而且后来又用一条床单作隔墙把房间一分两半,甚至还闹到了律师楼。与他们同住在一幢楼里的江老师夫妇劝说他们夫妇和好,批评金帆不应当有大男子主义思想,也指出静萍不应过分坚持自己的自尊心。夫妇俩接受了邻里的批评,拆掉了双方思想之间的"墙",当然那条床单隔墙也拆掉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