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
简介中国革命老根据地简称革命老区或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间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它分布全国大陆除新疆、青海、西藏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0多个县(市、区)。
土地革命根据地划定标准:曾经有党的组织,有革命武装,发动了群众,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分粮食、牲畜等运动,主要是建立了工农政权并进行了武装斗争,坚持半年以上时间的。包括(1)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分管过土地的地区;(2)只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尚未分配过土地的地区。
根据地后老游击区划定标准:
曾经有党的组织,有革命武装,发动了群众,进行了减租、减息运动,主要是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并进行了武装斗争,坚持一年以上时间的。
包括:
(1)苏维埃政权撤退后,党和党所领导的武装,进行武装活动的地区;
(2)抗日战争时期所开辟的游击区。这种地区时间长短不一,长达十多年,短则二、三十年,一般都没有建立过革命政权,但有党领导的武装,有农会等群众组织。
(3)解放战争开始至南下大军渡江(1949年4月)以前开辟的游击区,达一年以上时间的地区。渡江以后开辟的游击区不算老游击区。
关心、建设、发展老区(1)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的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
(2)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今天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的牢固基石。
(3)老区是充满荣誉的,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彪炳史册,永放光芒。
(4)老区人民大都生活在山高路远的偏僻村落,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仍处于相对贫困的生活水平。
什么是革命“五老”革命“五老”人员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包括参加红军后因伤残回乡的同志),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委(包括老赤卫队员)。
(1)老地下党员:是指当地解放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至今仍具有党籍或党籍已得到恢复的同志。
(2)老游击队员(包括失散红军人员):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并参加战斗的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并战斗到当地解放的同志;在1937年7月6日以前加入红军部队,后因伤、因病、因残与部分失去联系而返回地方的同志为失散红军人员。
(3)老接头户:是指当地解放以前,在敌占区或游击区长期,经常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武装力量,担任接头、联系、筹粮筹款,掩护等工作的同志。
(4)老交通员:是指当地解放以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交通站工作,长期,经常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武装力量运送武器弹药,粮食钱物,情报信件等的同志。
(5)老苏委(包括赤卫队员):是指1937年以前建立的各级苏维埃政权及党团农工青妇等党群组织中担任某种职务的工作干部;当时参加了赤卫队,并有执行过任务的称为老赤卫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