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
鳌江(Aojiang)
基本信息鳌江是浙江七大水系之一,也是温州西南地区的主要河流。鳌江在西晋建县时称始阳江,旋改名横阳江,又称钱仓江。因海水涨潮时,鳌江江口的波涛状如巨鳌负山,在鳌屿地方,旧有鳌山堂,后改鳌镇堂(见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二》),含有巨鳌镇浪、压邪保安之意,故改名鳌江。
鳌江总长91.1公里。分南北两支:北支为干流,经平阳县顺溪、山门至水头感潮区,然后经麻步、萧江、钱仓、鳌江镇注入东海;南支横阳支江为最长支流,经苍南县莒溪、桥墩、灵溪,然后分别从沪山内河至夏桥水闸,萧江塘河至萧江水闸,横阳支江至朱家站水闸三处流入鳌江。干流流域称北港,横阳支江流域称南港,南北港在凤江汇合后,东流注入东海。
鳌江源头在文成县桂山乡桂库村,是南雁荡山脉吴地山南麓,海拔高程835米,位于北纬27°35′39″,东经120°3′24″。
鳌江河口,原在苍南县龙港新美与平阳县墨城长岗仙人岩下之间江道的狮子口。民国28年(1939年),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舰艇进港,县长徐用下令在狮子口抛打大松木和巨石做成的梅花桩,以封港御敌,结果造成河口内外逐渐淤积。1959年至1961年鳌江航管所组织力量,由何经济工程师主持,用爆破法清桩除障。但河口已向前移10公里。现河口在平阳县西湾阳屿山与苍南县舥艚镇琵琶山之间连线上,位于北纬27°34′7″,东经120°37′47″。
流域概况鳌江流域在浙江省东南部,包括温州市的文成、平阳、苍南、泰顺、瑞安等5县市部分区域;与福建省相邻,也与飞云江流域交错。鳌江流域面积1542.2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50.2万亩。鳌江干流长91.1公里。自河口上溯26公里是苍南县与平阳县县界。鳌江主流流向是由西向东,西部多为高山、丘陵,地势高,仅在峡谷地带有小片零星水田。东部大都是滨海平原,有大片水田。鳌江干流总落差835米。
鳌江主流上游,从源头文成县桂山乡桂库村至平阳县顺溪镇,长18.1公里,比降较大,为4.7%,属山地溪流,两岸受制于山岩峭壁,全部流经高山峡谷,水流湍急曲折,下切旁蚀作用力大,河床块石巨岩犬牙交错,河道弯曲狭窄(宽50至100米),落差大。故在洪水泛滥时,流速高达1.3米每秒,水土流失严重。
中游,从顺溪镇至平阳县江屿乡詹家埠(北岸)与小南乡下 峥(南岸)长23公里。平均比降0.31%。两岸逐渐离开山岩控制,但水流仍湍急,河道多曲折。河宽在100至200米,河谷处宽200至500米。河床多系卵石覆盖,但陡峻,洪枯比变化常有摆动,造成多次改道,而形成苔湖、东门、水头等河间台地。特别是蒲潭垟至水头镇 3公里台地,摆动尤烈,常改河道。中游水浅流量不足,有利于筑堰建渠引水灌溉,但仍无航运之利。
下游,自詹家埠、下峥至河口,长50公里,为感潮河段,全段受潮汐影响,河床亦受潮汐控制,地势仍西高东低,平均比降0.017%。两岸为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地面海拔高程(吴淞)一般6至5米左右;江南平原4米左右,落差20米。河床覆盖由沙卵石渐向泥沙质淤泥过度,河宽在200米上下,岱口桥至河口350至1200米。航道宽约100米。水深一般3至4米,最浅1米左右。低潮时最浅0.1米,最深处2.1米,平均深0.8米。潮差变化沿程向上递减,最深潮位6.34米(1972年8月17日);最低潮位0.44米(1972年6月12日);平均高潮位4.33米,最大潮差6.41米(1966年);最小潮差1.03米;平均潮差4.25米。系浅海不规则半日潮,进入河口的涨潮流量,通常在1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河口外海面,有小岛屿半环形排列,从北而南,有阳屿山、三屿、二屿、头屿(以上属平阳县);长腰山、蒜屿、琵琶山(以上属苍南县)等。从鳌江发展趋势预测,不久将来,河口位置将在这排岛屿之间。
河长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1条(尚不包括入江内河)。石柱溪发源于文成县风门头,河长10公里,由北南行至交溪桥注入干流。坳下溪发源于苍南县九峰尖,河长13公里,由南北行至溪口汇入干流。岳溪发源于平阳县朝天马西首山峰牛栏湾,河长16.7公里,东南行至栗园水库下注入干流。青街溪发源于苍南县杨家山北麓,河长10.3公里,北行至矾岩注入干流。怀溪发源于平阳县黄罗山南麓,河长19.5公里,南行至横溪后注入干流。闹村溪发源于苍南县玉苍山北麓,河长14.4公里,北行至溪心乡龙凤桥后注入干流。凤卧溪发源于平阳县龙井山南麓,河长18.4公里,南行至水头镇注入干流。下游有带溪发源于平阳县龙井山南麓,河长24.8公里,南行经显桥水闸注入干流。洛溪现主流改名沪山内河,发源于苍南县玉苍山东北麓,河长21.7公里,北行经夏桥水闸注入干流。梅溪发源于瑞安县圣井山沙帽岩西南麓,河长22公里,东行经梅浦水闸注入干流。横阳支江发源于泰顺县九峰尖南面山峰凉尖,河长60.5公里,自西南旋北行至朱家站水闸注入干流。
此外,还有河长10公里以上的萧江塘河原名灵溪塘河,自横阳支江灵溪控制闸分水北行,河长10.9公里,至萧江水闸注入干流。江南河网主河道龙金运河自金乡北行26.4公里至龙港镇,由龙江水闸注入干流。
自然资源鳌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9.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7.53亿立方米;地下水1.66亿立方米,但目前可供水量只有1.78亿立方米(地表水1.66亿立方米,地下水0.12亿立方米),仅占水资源总量9%。而需水量却要3.26亿立方米,尚缺1.48亿立方米。有待于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资源,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7.53亿立方米;偏丰年22.91亿立方米;平水年16.73亿立方米;缺水年12.57亿立方米;枯水年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入海水量15.87亿立方米。
鳌江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8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3.96万千瓦;现在已开发0.8万千瓦,占可开发的20%,丰富的水力资源,尚待开发利用,尤其是在目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发水力发电更为迫切。
鳌江流域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计有鱼类91种,分属31科,以栖息区域来分:在湖沼定居性的鱼类有45种(鲤、鲫、黄鳝、泥鳅等);溪润性鱼类9种(圆吻鲲、马上鱼等);溯河性鱼类5种(鲥鱼、香鱼等);河口性鱼类24种(梅童鱼、鳓鱼、鲻鱼、鲈鱼等);放养性鱼类6种(青鱼、草鱼、鲢鱼、包头鱼等);其他鱼类2种。
鳌江河口及海岸,由于上游水流挟带泥沙,致使逐年淤泥,同时受大陆架海域泥沙运动的影响送来别处泥沙,扩大淤积面,以致形成了河口及海岸一带广阔的海涂资源。鳌江海涂形成是由于河口和海岸淤积面不断扩大。自北宋治平年间(1064年)至建国后1979年,海岸线共向东海推移2至7公里,平均每年的速度为2.2米至7.7米。而建国后,平均每年以10至20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南岸苍南县江南地区已围垦l.7万亩。北岸平阳县小南地区已围垦2千亩,但有待围垦的海涂面积尚很广阔。其北与飞云江海涂连接,其南至琵琶山基岩海岸,共有25.5万亩。其中,已露出水面的面积为12万亩,江南地区近期可围垦的海涂就有5万亩;还有理论基准面以上的海涂面积13.5万亩。总之,有待于围垦的海涂面积,相当于江南、小南两个平原的耕地面积,应该抓紧围垦,开发利用。
港口城镇鳌江港口,航运发达。苍南县龙港镇,誉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是苍南县经济中心,建有8座主要码头,其中可供1千吨级船舶停靠的2座,可供5百吨级停靠的1座,可供2百吨级停靠的5座。鳌江港或称龙港港,开港历史悠久,是天然优良的浑水港,历史上曾进过最大船舶的吨位达3000吨。建国后,虽大力改善航道,但目前进港最大的船舶,吨位1600吨的,也还需候潮进港。鳌江港担负平阳、苍南、泰顺等县物资的全部海运任务;也承担福建省福鼎、寿宁、柘荣等县部分物资的进出口运输任务。鳌江港四通八达,北可通航大连、天津、青岛、南京、上海、宁波等港口城市;南可通航福州、厦门、广州、香港、海南岛等港口城市和地区。历史上还曾久通台湾省,待大陆与台湾恢复通航,鳌江港即是通航台湾的重要港口。鳌江港港区基土深20余米,且全部为淤泥质亚粘土和粘土,是避风的好锚地,可避9至10级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