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大臣

拼音:dà chén

基本解释

[minister of a monarchy]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详细解释

1. 官职尊贵之臣。

《左传·昭公元年》:“ 和 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史记·吕太后本纪》:“ 如意 立为 赵王 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 留侯 策,太子得毋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大臣执政,不当收恩避怨。”

2. 清 代用为官号。如内官有总管大臣、军机大臣等,外官有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特遣的称钦差大臣。至 清 末尽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现亦用作君主国家高级官吏之称。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乾清门的西边是军机处,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清乾隆即位后,改称总理处,三年(1738年)始名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无定额,均为兼职。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中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裁撤,历时170余年。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清朝时规定,其它人员不得靠近军机处,皇帝与军机大臣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宫内人路过军机处时,都是快步走过。

军机处的工作:

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2、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3、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从工作内容来看,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