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虎石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螭虎石雕,黑龙江省阿城出土金代一种名为“螭虎”的“神兽”石雕,在阿城金代皇家遗址中挖掘出土。阿城金代皇家遗址出土的这座石雕保存较为完好,经考察应为“螭虎”,是传说中龙的一种。石雕呈卧姿,体态巨大,底座边长达0.52米,雕刻手法细致精湛,堪称金代艺术珍品。螭虎,注音:chī hǔ。释义:1.龙与虎。比喻勇猛的将士。2.传说中的龙子之一。亦指器物上的龙形。

螭虎文,出现的年代:《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