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部

①指发病部位。即脏部、上部、下部。《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为三部。”

②指人体部位。即上、中、下三部。《素问·三部九候论》:“何谓三部?……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

③指面之上、中、下三部。《灵枢·天年》:“三部三里起。

④指脉诊部位。即寸、关、尺三部。《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也。”

【佛学部分】

【三部】

密宗用语。又称佛莲金三部。为胎藏界诸尊的分类。三部指佛部、莲华部、金刚部,分别表示佛的大定、大悲、大智三德。

依《秘藏记》载,理智具足、觉道圆满为佛部。众生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之界,流转生死泥中仍不染不垢,犹如莲花出于污泥,故名莲华部。自心之理存有智,此智虽经无数劫没于生死淤泥中,仍不朽不坏、能破诸烦恼,犹如金刚之能摧破诸坚固物,故名金刚部。

三部之部母及部主各异。如佛部以金刚佛顶为部主,虚空眼为部母;莲华部以马头观音为部主,伴陀罗缚字尼(即白衣观音)为部母;金刚部以金刚手为部主,忙么鸡为部母。三部之种子字为‘阿’、‘娑’、‘■’,表身、语、意三密。若以三部配列涅盘三德,则佛部配解脱,莲华部配法身,金刚部配般若。

此三部外加宝部、羯磨部,称为五部。金刚界多分立五部。盖金刚界是除障成身、自受法乐的行相,转九识而成五智,故立五部以定尊位;而胎藏界则是化度利生、他受法乐的行相,开大定、大悲、大智等三门引摄众生,故立三部以摄诸尊。

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若于中台八叶院分别三部,则毗卢遮那佛表总体,是为佛部;四行菩萨表大悲之德,是为莲华部;四佛表觉智,是为金刚部。或以大日如来为佛部,弥陀如来为莲华部,宝幢如来为金刚部,开敷花佛与天鼓音佛摄属佛部。或以弥陀为莲华部,释迦为金刚部,宝幢与开敷花摄于佛部。

若于第一重中分别三部,则遍知院及五大院摄属佛部,观音院为莲华部,金刚手院是金刚部。若就整个胎藏界曼荼罗而分别三部,则中院、遍知院、释迦院、文殊院、五大院、虚空藏院及苏悉地院属于佛部,右方的观音院、地藏院属于莲华部,左方的金刚手院、除盖障院及周围的外金刚部院为金刚部。

关于胎藏界诸尊的各门分布,东门北十六尊、南二十一尊,西门南二十八尊、北二十一尊,总摄佛部;南门东二十五尊及南门三十一尊,总摄金刚部;北门西二十八尊、东十七尊总摄莲华部。又四大护四门十六尊中,东西是佛部;南是金刚部;北为莲华部。依此可知,整个曼荼罗四百余尊悉皆配属于三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