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毅

张志毅张志毅,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37年生,1958年考入吉林大学,专攻语言学。1963年考取东北师大研究生,师从孙常叙,专攻古汉语文字词汇学。文革尾声卜居烟台师院,1989年评为教授,并去俄罗斯车尔尼雪夫斯基师院讲词汇学、语言史一年,访问莫斯科大学、语言所、东方所,并作报告。1997年评为省级拔尖人才。现任全国高师现代汉语教研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
目前承担的科学项目:商务印书馆约写的《现代词汇学》、《简明反义词词典》、《同义词大词典》。
科研成果:商务印书馆01年出版的《词汇语义学》,04年出版的《简明同义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03年出版的《反义词大词典》等国内外出版的专著共10部。
《中国语文》99.4《现代语文辞书的整体观》,00.2《柏拉图以来词义说的新审视》。商务印书馆99.01、02、04出版的三种论文集收入的论文有《语文性辞书的语义学原则》、《词汇学的现代化转向》、《语言研究创新论》、《汉语词汇学的创新问题》。《语言文字应用》03.2《异形词是词位的无值变体》。中外刊物发表论文共100篇。
张志毅1912年7月生,1927年,张志毅考入东北讲武堂。1931年,他参加了抗击日寇的长城战役。东北沦陷,他随部队转入关内,但抗击日寇的满腔决心却一刻也没有放弃。1936年1月,张志毅考入南京炮校尉官训练班,毕业后回部队任副连长,经东北救亡总会李华春介绍加入人民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12日,他参加了“西安事变”。第二年,张志毅又先后参加了淮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 1938年7月,积极要求抗日的张志毅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参加了八路军,同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辗转来到了延安。张志毅首先当上了延安抗大代区队长,并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教育科参谋、炮兵组长、军区炮兵独立营营长、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部长等职。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他担任炮兵组长参加了井陉煤矿攻坚战。担任晋察冀军区炮兵独立营营长时,他率领部队参加了上社、界安、灵山、口头、党埠等诸多战役,以及东庄、行唐等战斗。因指挥果断,战术灵活,张志毅多次受到聂荣臻司令员、唐延杰参谋长的表扬。他首创了炮兵教导队,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活动,开荒生产,节衣缩食,受到萧克副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为巩固和发展晋察冀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参谋长,炮二团第一团长、旅长、四野炮纵副参谋长、特种兵司令部参谋处长、炮二师副师长、炮五师师长。先后参加并指挥了四平、城子街、德惠、吉林、彰武、辽阳、鞍山等地区的战役、战斗。辽沈、平津战役时,他参加并指挥攻打了义县、锦州、太原、新乡等战斗,在辽沈战役中他首创并指挥了我军历史上百门以上群炮攻击敌阵地的战史。张志毅还参加了延安炮兵学校的组建工作,并担任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部长,亲自编写了我军炮兵最早的训练教程和条例,培养了大批的炮兵高级指挥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志毅先后担任牡丹江炮兵第一训练基地司令员、第四炮兵学校校长兼书记、中南军区炮兵参谋长等职。1950年他再次肩负起改装训练赴朝炮兵20个团的重任。在抗法援越战争中,他担任中国军事顾问团炮兵顾问,为越南训练了大批炮兵干部。回国后,他历任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副司令员、顾问。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是辽宁省32位将军之一,也是台安县唯一的一位少将军衔的人民解放军将领。1997年逝世。其子张德江,现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张志毅男,1974年9月生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1998年7月山西大学毕业后进入山西南风化工集团工作。2000年4月作为客员研究

员赴日,2002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日本岩手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其间从事基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的生成方法与形状造型方法,以及基于等高线数据的三维地形重建方法与分析方法的研究。同期获得工学硕士及博士学位。2007年4月至8月,作为日本东京工艺大学的博士后,从事基于视觉显示和触觉显示共用的三维形状变形的对话形界面的研究开发与评价工作。2003年至今共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6篇。论文目录如下:1.?志毅,今野晃市,?山喜政:“山岳表面の等高?に基づいた曲?メッシュの生成”,映像情?メディア学会?,Vol.60,No.11,pp.1803(89)-1810(96),2006.
2.Zhang, Z., Konno, K., Tokuyama, Y.:“3D Terrain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Contours'”,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Graphics (CAD/CG 2005), pp.325-330, 2005.
3.Zhang, Z., Konno, K., and Tokuyama, Y.:“3D Model Generation of Mountain Terrain Based on Periodic B-Spline Curves”, Proc. NICOGRAPH INTERNATIONAL 2004, pp.31-36, 2004.
4.?志毅,今野晃市,?山喜政:“周期的 B-spline 曲?を利用した山岳地形の3次元モデル生成手法”, 第112回グラフィックスとCAD研究会, Vol.2003, No.86, pp. 1-6, 2003.
5.Zhang, Z., Konno, K., and Tokuyama, Y.:“Curve Mesh Generation Based on Contours”, 平成17年度????学会?北支部?合大会?演?文集,1A06, 2005.
6.?志毅,今野晃市,?山喜政:“オフセット曲?を利用した山岳地形の3次元モデル生成手法”, 情??理学会第65回全国大会,(社)情??理学会,?演?文集(4) pp. 95-96,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