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黑色素瘤
[病因病理]
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球内恶性肿瘤。好发于40~60岁,单侧发病。85%发生在脉络膜,9%在睫状体,6%在虹膜。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可有视野缺损、视敏度减弱、疼痛或炎症。
[影像学表现]
1.B超表现:
脉络膜上低回声肿块。对小病灶(3mm以下)显示能力优于CT与MRI,但对位于睫状体的病灶显示不好。
2.CT表现:
眼环内侧高密度隆起,边缘光滑锐利,轻~中度增强。伴视网膜下渗出或出血性剥离时,可见肿块两侧相对略低密度无增强新月形影。
3.MR表现:
肿瘤T1信号高于玻璃体,T2加权像信号低于玻璃体(短T1短T2,与其内含顺磁性物质黑色素相关)。相关视网膜剥离T1与T2显示为高信号区,优于CT,但不易与肿瘤区分。巩膜受侵犯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巩膜内的较高信号区。
[鉴别诊断]
需与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瘤、脉络膜骨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