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乳突癌
中耳乳突癌常发生于外耳道后壁深部的鳞状上皮,多数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史,男性多发,发病年龄多为40-60 岁。
[病因病理]
中耳恶性肿瘤90%为鳞癌,少数为未分化癌、腺癌。肉瘤少见。确诊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为确定肿瘤破坏的范围。以中耳乳突癌最常见。
[临床表现]
多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持续性耳疼,耳道血性分泌物,常有面瘫,可合并张口困难。侵犯颅内时,可有动眼障碍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
早期鼓室透光度减低,鼓室壁边缘模糊。晚期可见鼓室壁破坏,鼓室扩大,乳突、颞鳞、颞颌关节、乙状窦及枕骨可有破坏性透光区。
2.CT表现:
鼓室内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轻~中度增强,肿块较大时可有中心不均匀增强。相邻结构破坏明显,可见内耳、面神经管、外耳道后壁、乳突、颞颌关节及颅底骨质破坏。脑组织侵犯时,可有相应脑白质水肿。
[鉴别诊断]
需与中耳胆脂瘤,鼓室胆固醇性肉芽肿,鼓室颈静脉球体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