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比

性别比(或称性比例)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
性别比正常范围
人类生男生女并非纯然1比1的机率,由于X及Y精虫移动速度、重量不同,所以Y精虫比较容易胜出、让卵子受孕,所以人口学家认为新生儿正常的人口比约为105,在人口统计学上,一般正常范围则在102至107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字,背后则可能隐藏了环境、社会、医疗等因素。
但由于女婴较男婴存活率为高,且女性比男人长寿,加上男人比较容易因为工作、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死亡,所以整体人口的性别比多在100以下,越高龄、生活环境愈好的国家,因为高龄女性人口愈来愈多,所以性别比也愈低,例如日本在2002年只有95.5。
亚洲性别比失衡
在儒家社会中,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性别比都较西方国家为高。以2002年为例,中国大陆的人口性别比为106.1、台湾104.1、韩国110。
而这些亚洲国家的新生儿性别比更高,大陆高达120以上,台湾2004年也将突破111。
台湾目前尚未针对逐渐恶化的性别比有任何政策,而大陆则于2004年开始,推行「关爱女孩行动」。
控制性别比的方式
学者对于性别比异常有许多解释,而一个社会中可能各种影响性别比的方式都同时存在。
生殖科技
生殖科技是最快、最有效,而且较不伤感情的性别控制技术,其中又可约略分为三种:
堕胎:在怀孕初期利用超音波、羊膜穿刺、绒毛筛检等方式,知道胚胎性别之后,再将胚胎取出。虽然台湾、中国大陆都明令禁止这种行为,但医生「体谅」妇女在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压力,有部分还是愿意协助堕胎。
精虫分离:精虫分离是将精虫分成X及Y两群後,再注入妇女体内,但不确保100%生男,不过伤害最小。
试管婴儿:在体外培育受精卵後,检查性别,确定是男孩之後在植入子宫。这种方式100%可以生男,但所抛弃的女性胚胎是否为生命,医界尚有争辩。
偏方
中国社会中一直传说各种能够生男的方法,例如控制饮食酸硷性,依照日期、时辰行房等等。
胎次
大陆目前明文规定实施「一胎化」,台湾虽然未限制妇女生育数目,但在经济压力之下,许多夫妻决定只生一胎,也成为「假性一胎化」。学者发现,在这种社会中,头一胎的性别比虽然已经偏高,但是第2、3胎後,更为异常,有时候可以达到130,明显有人为因素介入,主要是妇女可能第一胎生女後,第二胎无法再将命运交给上天决定,只好求助生殖科技。
环境
也有学者认为,环境贺尔蒙可能改变夫妻双方的体质,所以男婴的比率会愈来愈高。由於华人社会性别比异常的区域,也是B型肝炎盛行区域,也有学者提出假说,认为B型肝炎(乙型肝炎)可能影响性别比,但未获进一步学术上的证实。
婚姻
性别比失衡之後,成为人口规画学上很重要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冲击就是婚姻。台湾由於女性结婚意愿低,目前适婚年龄的男人,虽然出生时性别比位于正常的106,但每年仍需要从东南亚、中国大陆等地进口许多「外籍新娘」、「大陆新娘」。而性别比失衡的一代,未来更难找到适合的伴侣。
教育
在亚洲社会,高性别比通常伴随低生育率而来,也就是说,社会中将会多出许多男性的小皇帝,这些人不论在家中、在学校,都是十分麻烦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