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第一春

电影名:六十年代第一春
外文名称 The First Spring In 1960s
导 演:沈浮 刘琼 林扬
编 剧:张骏祥沈浮 黄宗英 丁然 孙永平
主 演:刘鸿声 邓楠 张雁 刘非 吴云芳
邓楠Nan Deng ....Mr. Lei
刘非Fei Liu ....Jin Afu
刘鸿声Hongsheng Liu ....Yang Guangpei
吴云芳Yunfang Wu ....Shen Hua
张雁Yan Zhang ....Jin Hai
温锡莹Xiying Wen
韩非Fei Han
高博Bo Gao
冯奇Qi Feng
马骥Ji Ma
摄影 Cinematography:
黄绍芬Shaofeng Huang
曹威业 Weiye Cao
剪辑 Film Editing:
陈祥兴Xiangxing Chen
朱朝升 Chaosheng Zhu
上 映:1960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制作公司:
海燕电影制片厂 [中国]
天马电影制片厂 [中国]
故事梗概
上海大华带钢厂生产中有几道工序都靠繁重的体力劳动操作。新任厂党支书兼厂长的杨光沛,从亲身体验中认识到技术革新的重要性。但他在实现全厂机械化的工作中,未能依靠群众,只靠少数几个人。1959年冬,青工王炳生发明创造了自动走边机,杨光沛未给予重视。1960年春,志成厂实现了机械化,改变了落后的面貌,使大华厂很受震动。区委召开学习志成厂、赶超志成厂的大会。大会上,同行业纷纷提出先进指标。大华厂本想提“五一”国际劳动节实现全厂机械化,杨光沛在发言前曾征得老工人金海师傅的拥护,但厂里另一位最有技术的师傅顾阿品提出异议,因为他一直主张国庆节实现全厂机械化。大会以后,杨光沛从与区委工业部林部长的谈话中得到启示:搞技术革命是工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和要求,如果发动群众,就能取得胜利。回厂后,他马上提出方案,和群众商量。王炳生提出的“七天革命”实现全厂生产工序机械化的倡议得到热烈响应。而顾阿品担心负失败的责任,坚持主张分工包干,并把制作“出钢机”的工作承担下来。战斗打响了,全体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在第六天,五道工序的机械化革新完成了四道,只有顾阿品的“出钢机”仍未成功。全厂职工都很焦急。后来,顾阿品在杨光沛和金海师傅的说服下,在党的领导下,在王炳生等工人的协助下,在距七天时间仅剩18个小时的紧急关头完成了任务,全厂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