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属

属名 Dioscorea L. 薯蓣属
描述Dioscorea L. 薯蓣属,薯蓣科,250种以上,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80种,主产西南至东南,西北和北部较少,其中参薯D. alata L. 和甜薯 D. esculeata(Lour. )Burkill 2种,两广常见栽培供食用,其块茎(薯)的形状和颜色种种,薯蓣(山药)D. opposita Thunb. 根茎入药,滋养强壮,亦作副食品和酿酒原料。缠绕植物,有块茎或根茎;茎有时有刺,左旋或右旋,有些植株叶腋有珠芽;叶互生或对生,单叶或为指状3-7小叶,叶脉通常为掌状脉;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排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裂片6,2轮;雄蕊6或3枚;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颗;果为一蒴果
所属科薯蓣科
分布量世界:250种;中国:80种
引种状况非引种
HPLC法测定薯蓣属3种植物中薯蓣皂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薯蓣属3种植物福州薯蓣、绵革j彝、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药材粉末经95%乙醇回流提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后,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1:59),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03nm。结果:薯蓣皂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10.0~200.0μg/mL (r=0.9997)。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99.1%,102.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薯蓣属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薯蓣属;薯蓣皂苷;HPLC
薯蓣属(Dioscorea)为薯蓣科中最大的一属。
在我国,此属植物人药历史悠久,其中福州薯蓣(D.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绵革薜(D.septemloba Thunb)、穿龙薯蓣(D.nipponica Makino)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福州薯蓣和绵革薜的根茎习称绵革薜,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之功效,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穿龙薯蓣的根茎习称穿山龙,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 。薯蓣属植物根茎中主要含有薯蓣皂苷等甾体皂苷类成分。由于薯蓣皂苷元是制药工业的原料,对于该属植物的质量控制多只涉及薯蓣皂苷元一种成分,但是获得皂苷元须经药材酸水解、萃取、调节pH等步骤,操作烦琐且常有副反应发生,收率不稳定。近年来,薯蓣皂苷等甾体皂苷在抗癌、降血糖、免疫调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为止,对于皂苷类成分的研究,多停留在结构确证与药理活性方面,质量控制方面较少,已有研究多采用重量法 、薄层扫描法等方法考察该类药材或相关制剂中总皂苷或单体皂苷的含量。